韋德樞機的訊息

 看見今日世界的貧困和疾苦時,我的心就禁不住為那些受難的人而隱隱作痛。 如果連我也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天主聽到祂子民的哀號時,又豈能無動於衷? 難道祂的心不會比我的難過得多嗎? 因此我敢肯定,天主確想結束我們這段考驗與苦難的時期,並深願在世間建立祂和平與正義的王國,但祂需要我們合作,正等待著我們去做點事。 可是,如果我們只做平常的事,那麼我們只能期望得到天主平常的祝福。 只有當我們甘願去做特殊的事時,天主才能確保我們得到祂特殊的祝福。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正是天主今天要求我們去做的特殊的事。我們做了,天主便能賜予人類祂特殊的祝福。 當我們願意在地上做天使和聖人在天上所做的事,即恆久地朝拜天主時,天主便會創造一個「新天新地」了。

 聖母告訴我們:她的無玷聖心取得偉大勝利的日子,就是她的聖子在聖體內為王的時候。 如果每個堂區都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那麼,聖體內的耶穌便會為王統治世界,導致新紀元的來臨。

 只有當我們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把耶穌實在堪受的,所渴求的愛與崇敬,獻給祂, 明認祂是君王的時候,祂才會在自己的國內再度為王。

 世界各地,有許多可嘉的神父在自己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也有許多可嘉的主教在自己的教區裡,推動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我不明白為什麼竟會有人對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提出質疑,因為只有撒殫自己才不願意別人晝夜都朝拜耶穌, 只有撒殫自己才會千方百計阻止別人去恆久地朝拜祂。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能解決我們的難題。現在聖召減少,家庭解體,還有許多兄弟姊妹加入了基督教的基要教派。 只要我們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這些難題便會應刃而解了。

 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就是號召我們的子民,跟真實地親自臨在於至聖聖體內的救主耶穌,發展私人的關係。

 我們應當邀請我們的子民,來到真實地臨在於聖體聖事內的耶穌面前。 不管是誰,如果他真的重視天主所賜的聖體聖事,就永遠都不會考慮離開天主教會了。

 不幸,今日的情況就正如聖經內所描述的:「司祭們也不問一問:『上主在那裡?』……諸天! 你們對此應驚駭戰栗,大為驚異——上主的斷語,因為我的人民犯了雙重的罪惡; 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卻給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2:8a,12-13)

 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耶穌想開墾荒漠,從中建造一個果園。 因此,這本賴明禮蒙席所寫的書,實在非常重要,我想我的神父們都人手一冊。 《給多默神父的信》幫助我們更了解,聖體聖事的美妙與大能如何在救恩史上使天主的計劃圓滿實現。

 這本書提及沙福來主教(Bishop Felix Zafra)和盧思亞神父(Fr. Martin Lucia)的工作,他們兩人一起創立了一個名叫聖體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的司鐸團體,協助耶穌聖體在世上施展祂的王權。他們所做的工作,是值得嘉許的。 不過他們只踏出了第一步,以後要做的工作,還多著呢。

 我熱切地懇求天主,使每一個看了這本書的神父,都會在自己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讓基督在世上的每個角落,都得到眾人真心的朝拜。

韋德樞機(Ricardo J. Cardinal Vidal)

宿務總主教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辛海綿樞機的訊息

 在不同的場合,我講過不只一次了,現在還想再說一遍: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是我牧民工作的安慰,也是我在總主教區內宗徒事業的喜樂。

 因此,這些由賴明禮蒙席(Msgr. Josephino S. Ramirez)寫給多默神父(Fr. Thomas Naval)的信得以出版,著實使我高興。他的靈魂在每一頁紙上都印出來了。 我們的教區如今特別敬禮聖體,共有一百多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成績如此卓著,實在要歸功於賴明禮蒙席。 從我邀請盧思亞神父(Fr. Martin Lucia)到菲律賓來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時起,他一直都以熱誠、時間和規劃來支持這項工作。

 1993年6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西班牙塞維利亞(Seville)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上,極力強調聖體敬禮的重要。 他祈求天主,使大會結出美果,引致「世界各地所有的堂區和基督徒團體都成立恆久朝拜聖體的敬禮。」 在1994年的聖週四,聖職部出版了《司鐸職務與生活指南》,進一步推動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這份文件這樣說:「對聖體的信德與敬愛,不容基督獨自留在祂的臨在中。」這文件也邀請每位神父朝拜聖體,做信眾的表率。

 我想趁這個機會,向總教區的主任司鐸以及其他司鐸致謝,因為他們表達了對耶穌聖體的大愛,為教友設立了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

 願這些信也能激勵教友,使他們更樂意去守聖時,更加享受陪伴聖體的時光。

 一個聖時的價值、一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作用,是我們意料不到,想像不到,甚至不懂得渴望的。 這使我想起報章上的一篇報導:歐洲有對夫婦繼承了親戚的一所房子,房子裡有一幅以花盆為題材的油畫。 他們約好了幾個朋友來吃飯,打算在打掃時,把那幅畫扔掉。

 可是後來他們忘了把那幅掛在牆上的殘舊油畫扔掉。 有個在博物館工作的朋友看見了,對它感到好奇,便把它帶回博物館鑑證,這才發現它不是複製品,而是梵高的真跡,價值以百萬元計。 結果他倆成了歐洲最富有的夫婦之一。

 你每天守的聖時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遠比你所想的更有價值。 當你在天堂上發現它們是這樣超值時,你將要像那對夫婦一樣,大吃一驚,驚喜不已,直到永遠。

基督內

辛海綿樞機(Jaime L. Cardinal Sin)

馬尼拉總主教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多默神父的導言

各位主內的鐸兄、鐸弟:

 我在十一歲時,認識了賴明禮蒙席。在我響應天主的召叫,去做神父的過程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一直都對他心存感激,因為他努力幫我去做一個既快樂,又聖善的神父。 為此,我把他寫給我的信,這些像哥哥寫給弟弟的信,都一一保存下來。 在這三十封富有啟發性的信中,只要有任何一封能協助一位神父對聖體中的耶穌認識更深的話,那麼把它們出版所花的心血,就非常值得了。 奉勸讀者,不要像看書一樣,一 口氣把它們讀完,最好像參加三十天的小型退省一樣,每天只看一封。

 有一天,我在想:既然這些信使我獲益良多,對他人也可能會有同樣的效果; 但一想到要把這些信件出版,就覺得羞赧、尷尬,所以沒有認真考慮。不過後來我覺得今天再也不該只為自己著想了。

 保持緘默的人已太多了,我惟願盡我所能,倡導新風尚。 也許我過於年輕,不知天高地厚吧,我想,如果有足夠像我這般年輕的神父肯站起來公開表態, 而又被聽取的話,教會就會為了支持基督聖體,而變得更加熱誠了。

 只要我們願意鼓起勇氣,不再竊竊私語,而公開為主做見證,那麼,目前大家對聖體的消極態度就會變得積極了。

 我願盡我所能,倡導一個影響全世界的運動。這運動沒有名字,也不收費,是屬於司鐸的運動。 願參加者為了支持基督聖體,都勇毅剛強,絕不怯懦。

 基督舉行首祭時,猶達斯為了三十塊銀錢而出賣祂,宗徒們都四散了,連伯多祿也不認祂。

 現在是我們回去說我們都認識祂的時候了。我們都認識聖體內的耶穌,我們都愛聖體內的耶穌,都把自己的生命獻於祂聖體的王權。

 願祂的國來臨!

多默‧納威神父(Fr. Thomas Naval)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至聖聖體含有教會的全部精神財富,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們的逾越聖事……從此看出來,聖體就是全部福音工作的泉源與頂峰。」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注1】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後的教會,特別關注聖體聖事的重要地位,也強調傳揚福音。 故此,傳揚聖體的敬禮,是教會重大的使命,也是真正宗徒事業的主要動力。

 賴明禮蒙席所寫的信,跟教會所關注的重點,是完全一致的; 這些信能激勵我們,使我們對聖體的愛與大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也鼓勵司鐸天天朝拜聖體。 「為能盡忠於自己的職務,司鐸們應切切記得,在朝拜聖體及個人敬禮聖體時,每天與主基督談話。」 (《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18)

 就在不久之前,即1994年的聖週四,聖職部發表了一份名叫《司鐸職務與生活指南》 (Directory on the Ministry and Life of Priests) 的文件,重申聖體聖事的重要地位,並要求每位司鐸朝拜聖體,做信眾的表率。 「司鐸不但該在虔敬地舉行感恩祭時,而且還該在恭謹地朝拜聖體時, 把聖體聖事的重要地位,清楚地顯示出來,好讓自己能成為信眾的表率。」

 為此,我向天主祈禱,求祂使每位司鐸都閱讀這本書,因為它能幫助我們更了解每天守聖時的目的、價值和重要性。

 最好的神學,不一定是最複雜、最深奧、最難懂的。 反之,最好的神學,往往是最簡單、最容易明白的,因為天主是單純的化身,而神學所研究的就是天主自己。

 簡單就是《給多默神父的信》這本書的特質。 賴明禮蒙席所寫的信,既簡明又實用,流露出這位馬尼拉副主教樂天、友善、寬厚的性格。

 聖體聖事是團結合一的標記和原因,所以我非常樂於看見, 因著天主上智的安排,眾人分工合作,使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得以傳到所有的國家去。 在聖體傳教會的發展歷程中,不少來自菲律賓、美國、澳洲以及其他國家的司鐸都能同心協力,和衷共濟; 他們那種合作的精神正顯示出,聖體確是一件團結合一的聖事。 仰賴天主的恩寵,並藉著世界各地眾多主教、司鐸的合作, 這個新興的團體已能在全球五大洲的天主教堂區裡,設立了一千多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了。 他們的努力還促使教廷頒布了一個法令,使大家都明確地知道, 教會不但批准,而且還全心全意鼓勵司鐸為堂區教友而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這個宗座法令,是教 廷在「聽取了許多不同國家那些認識、重視並鼓勵」耶穌聖體敬禮「的主教的證言後」所頒布的。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宗座法令1991年6月2日)

 在無恐無懼,不受恫嚇的情況下,每個堂區司鐸都可盡其所能,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把託付給他的信眾帶到耶穌聖心的台前,這是他牧民時應有的權利,也是他理當欣然享受的優惠。 司鐸該「尋找,並向天主祈求那種真正朝拜的精神,使他們與所屬人民,密切地結合於新約的中保基督,能夠以天主義子的身份呼號: 「阿爸!父啊!」 (羅8:15)」(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注2】

 這些信所傳達的,是個希望的訊息。 耶穌此時此地就在聖體聖事內,伸開雙臂等待著我們,祂要同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藉著聖體聖事,祂還要光榮地降來,把這世界改造為一個樂園。 「耶穌將要使我們驚喜萬分。祂現正和自己的母親在一起,居住在我們中間。 我們要看見祂充滿榮耀,大放光明。祂將以自己的光明使普世亮麗生色。 最近的訊息很美妙——祂將要光榮地降來的方式,真是不可思議。」(貝坦尼亞)【注3】

 賴明禮蒙席的信,本來是他寫給一個年輕鐸友的私人函件,但是他樂意和我們大家分享,我很想向他道謝。

 這本書號召我們人人敬禮聖體。 我們人人都應該同心協力地傳揚聖體的敬禮,好使聖體內的基督, 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更新教會,為王統治世界,促使新紀元來臨。 「這是出於我們天主的慈懷,使旭日由高天向我們照耀,為光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並引我們的腳步,走向和平的道路。」 (路1:78-79)

安達德蒙席(Msgr. Moises Andrade)

聖文生修院神學教授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祝你主保瞻禮快樂!兩年前,我遇上了一件神奇的事;在我決定給你寫這封信時,心裡也想起它。 那時,我和盧思亞神父(Fr. Martin Lucia)一起退省。 我感冒得很厲害,又不停地咳嗽,盧神父想我睡得安寧,就勸我喝一點兒乾邑酒。 由於沒有帶鬧鐘,我擔心喝了酒之後,會睡得太熟,那麼,凌晨三點時就不能起床守聖時,陪伴耶穌聖體了。

 盧神父向我保證,天主自有辦法叫我起床的,於是我就喝了酒。 砰!就在凌晨三點時,我聽到了敲門、撞門的巨響,就起來開門,一心以為見到的是盧神父,豈料見到的,竟然是一條狗。 原來那條狗走進了我們所住的那座房子裡,登上了樓梯,轉過身來,然後用尾巴不斷地使勁撞門,直到我起來開門時為止。 第二天早 上,我才知道,原來那條狗是從來都沒有在那裡出現過的。

 當時我這樣想:如果天主能用一條狗來叫我起床守聖時,難道祂不能用我去叫你親近聖體中的耶穌嗎? 親愛的多默,我想不斷給你寫信,不停地敲擊打字機,如同那條狗不停地撞門一樣,直到天主的恩寵感動你, 使你開始每天守聖時,並在你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為止。

 朝拜聖體與否,顯然與信德有關,這關乎你是否深信:耶穌就在此時此地,真實地隱藏在聖體聖事內,與我們相偕。 與你同名的多默宗徒並不相信耶穌已經復活了,他說: 「我除非看見祂手上的釘孔,用我的指頭,探入釘孔;用我的手,探入祂的肋膀,我決不信。」(若20:25)

 怪不得別人稱他為「多疑的多默」了。 今天「多疑的多默」是誰呢?很多人都相信耶穌復活了,但他們知道我們復活的救主住在哪裡嗎? 今天「多疑的多默」是那些不信聖體就是耶穌的人,他們不信我們復活的救主,能把復活的德能,傾注在那些前來朝拜祂的人身上。

 許多人會說:「是啊,我們相信耶穌真的在聖體內。」 其實信德不單是理智上的事。信仰跟行為是分不開的。 如果我們相信耶穌臨在於聖體聖事內,我們就要按照自己的信仰去行事,走到祂面前,來到祂跟前,跑到祂台前了。 聖保祿說:「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希11:1)

 多默,假如你能在聖體中看見耶穌,每天你會不撥出一個小時來陪伴祂嗎? 假如你見到耶穌真實的模樣,你會不在自己的堂區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嗎? 那時你根本不可能制止這事,因為不分晝夜,全世界的人都會湧來看祂,陪伴祂。

 試想想:假如聖體內的耶穌是肉眼可見的,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我相信:世上每一個人都想乘下一班飛機來菲律賓,到你的堂區來。 那時,耶穌會引用祂對多默宗徒所說過的話,向他們每人說: 「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 :29)

 今天的福音記載:耶穌向多默顯現,使他相信祂已經復活了。 親愛的朋友,耶穌不向你顯現,但這是個更大的愛的奇蹟,因為祂在聖體內等待著你, 想你懷著信德來到祂的面前,好使祂將來永遠都能稱你「有福」。

 祂太愛你了,所以才不向你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吧! 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若20:27)

 要相信: 如今聖體內的耶穌,就是曾經對多默說過上述這番話的耶穌,也就是曾經穿過關著的門,站在宗徒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若20:26)的耶穌。

 這平安,是耶穌想你們在守聖時祈禱的時候去體驗的。 體驗到這平安,其實比看見祂的聖傷有福得多了。祂在聖體內的聖傷不再難看。 祂的聖傷如今在樂園裡非常美麗。這些聖傷比太陽更光耀奪目。這些聖傷是恩寵的河流。

 只要你懷著信德來到耶穌跟前,祂就願意把這些恩寵圓滿地賞賜給你。 祂之所以沒有讓你像多默宗徒一樣,目睹祂那可見的聖傷,是因為祂想你得到更大的益處。 祂願意把這些聖傷看不見的恩寵,以及從這些聖傷中流出來的一切功勞、光榮、美善與具有醫治大能的愛,都傾注在你身上。

 你每守一個聖時,就是對耶穌說:「我主!我天主!」(若20:28) 而每一次,祂都會這樣回答你:「多默,你是有福的,因為你沒有看見,但卻相信了。」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7月3日 聖多默宗徒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更好的一份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昨天我為仁愛傳教女修會開彌撒,不禁就想起跟德蘭修女初次會晤時的情景。 當她初到馬尼拉這裡來設立會院時,我就為她和她的修女開彌撒了。

 那天彌撒之後,我有幸私下跟她交談,聽她細說她修會的歷史。 率先追隨她的,是那個矮小而皮膚黝黑的艾樂施修女(Sister Agnus); 其後陸續有別的修女加入她們的行列。 但需要她們服務的人實在太多了,那些貧病交迫,在路邊垂死掙扎的老人,以及那些慘遭遺棄,無人照顧的嬰兒和幼童,都多得不可勝數。 德蘭修女很想對他們一一施予援手,但在早期,僅靠幾個修女,又怎可能完成那些工作呢?

 工作多而人手少,修女們為了照料那些窮苦無依的人,整天都忙個不休。 在這困境當中,德蘭修女等向天主祈禱,求祂引導。結果天主給了個使人詫異的答案。 原來除了平時規定的祈禱外,天主還要求她們做些額外的事。 一天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夠用了,但天主仍想她們多付出一點兒。 祂竟要她們每天都撥出一個鐘頭來 守聖時,朝拜明供聖體。

 德蘭修女證實,這個每天一個鐘頭的聖時,就是她的修會蓬勃發展的原因和理由了。 靠著因守聖時而獲得的能力與恩寵,修女的數目不斷增長,現在已超過三千了。 靠著這些修女,德蘭修女彷彿有了分身的能力,可以同時在世界各地出現。 由於她從前願意花很多時間跟那株「葡萄樹」(若15:5)合成一體,結果,她的影響力如今無遠弗屆,惠及全球了。

 在最後晚餐的臨別贈言裡,耶穌指出,如果我們跟祂合為一體,就會結出很多的果實來。 (若15:5)德蘭修女和她的修女們,天天都朝拜明供聖體,與主耶穌合而為一。 結果,她們宗徒事業的美果有目共睹,常使世界驚嘆不已。

 德蘭修女的榜樣激勵我去效法她。 加上以前我讀過有關恆久朝拜明供聖體這種宗徒事業的書刊,知道盧思亞神父, 曾經如何在美國各地以及其他國家,成功地推行了這種敬禮,因此我也打算在菲律賓各地, 推廣這種活動,於是就成立了一個名叫「聖庇護十世聖體門徒會」的團體。 該會的成員日以繼夜,不停地愛慕、朝拜聖體。 他們先懇求天主,使盧思亞神父能到菲律賓來,在各堂區裡開始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其後,他們又求天主使這種敬禮能傳遍菲律賓。 如今全國已有 500所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了。 現在他們繼續祈求天主,希望堂區裡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能達到1000所的目標。

 德蘭修女與聖體門徒會這兩個實例,顯出今天耶穌在福音裡所說的話是多麼真確: 「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 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10:41,42)

 那更好的一份,就是去陪伴耶穌聖體了。 親愛的多默,你在世上最美好的時光,就是跟你的摯友耶穌聖體所一起度過的光陰; 而朝拜聖體,也是使你的宗徒事業結出美果的最佳辦法。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7月22日 聖女瑪利亞瑪大肋納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最佳的講道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還記得我那個年輕的朋友喬治嗎?你曾在賓諾道堂(Binondo Church)裡見過他,還有印象嗎? 他告訴我:他想進修院,做神父,不過唯一使他覺得為難的就是講道了,因為他的記性不好,沒法子把講稿牢牢記住, 又覺得自己才疏學淺,不是讀書的好材料,講不出那麼多的道理來。 我考慮過他所說的話後,便對他說:「我根本不認為你所說的是個問題。」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神父是聖若翰‧維雅納,他講完又講,每次講的都是一模一樣的道理,而且內容簡短得很,只有兩行字。 每個主日,他都對教友說:「要是真的知道聖體中的耶穌對你的愛有多深,你準會開心過度而死。」 然後便指著聖體櫃,說:「耶穌真的在那裡。」

 雖然他每個主日都講相同的話,但是從法國各地來聽他講道的人卻不少。 他體會到耶穌真在聖體內,並且極愛世人,心靈感動的程度是那麼深, 以致當他指著聖體櫃對教友說耶穌真的在那裡時,都會不禁喜極而泣。 每一天,每一夜,他都會在聖體前用幾個小時來祈禱;每一天,他都用幾個小時來聽告解。 怪不得聖教會立亞爾斯本堂神父聖若翰‧維雅納為司鐸的模範和主保了。

 賴科迪(Pere Lacordiere)與聖若翰‧維雅納同時代,也是一位有名的神父。 他能言善辯,在巴黎的聖母主教座堂講道時,座無虛席,連國王與王后也慕名而來。

 有一天,有人問他:「你的講道那麼受人歡迎,是不是感到很滿足呢?」 他答道:「不,因為當我說話時,人人都讚美我的聰明才智;但當若翰‧維雅納說話時,人人卻都讚美耶穌的美善!!」

 親愛的多默,人性是多麼複雜啊。 我們往往渴望別人欣賞自己的才華,因此盡力把話說得冠冕堂皇,故作高深,結果,我們想說的是什麼,聽眾都弄不清楚了。 其實,我們只須告訴教友,在聖體中的耶穌是多麼美善!就已經夠了。 我對喬治說:「如果你做了神父,你只須向教友複述聖若翰‧維雅納所說的那兩行字,就已經夠了。 有一天,你也會被列入聖品的。」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8月4日 聖若翰‧維雅納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真正的力量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已經是年深日久的事情了。一九四五年的今天,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跟著大戰就結束了。 當時有一個年輕人,住在日本人在菲律賓這裡所設立的一個集中營裡,那個營叫做「道格拉斯‧瓦倫廷(Douglas Valentine)」。 多年後,他寫了一本名為《塔克洛班酒店(Hotel Tacloban)》的書,「塔克洛班酒店」就是那集中營的綽號。

 由於這本書批判美國政府,因此,除了在尼日利亞等地外,它的銷路並不太好。 有人買了這本書之後,一時大意,把它留在奧卡(Awka)的主教座堂裡。 盧思亞神父一進入那座聖堂去守聖時,就在跪櫈上發現了它。 由於它的名字「塔克洛班」,跟菲律賓一個城市的名稱完全一樣,他就打開它,看了一頁。

 原來這本書所說的是一位菲律賓執事的故事。大戰時,那位執事曾被囚禁在「道格拉斯‧瓦倫廷」集中營裡。 戰後他恢復了自由,在船上療養的期間,又重訪那個集中營。 在離開的時候,他很想在心中長留著一份對菲律賓的美好回憶,來抹去那集中營過去所給他的惡劣印象,於是就拿起吉他,唱了一首西班牙歌。 這首歌 的西班牙文名字叫“Solamente Una Vez”, 而英文名字就叫做“You Belong to My Heart(你屬於我的心)”。

 盧思亞神父那時頓然醒悟: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屬於耶穌聖心的,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的力量,每個人都會回歸祂的聖心。 不過,要使這事得以實現,先要有一個神父的團體,在世界各地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盧思亞神父後來在宿務機場的候機樓裡,把上述這件事說給兩位修士聽。 那兩位修士同屬於聖體傳教會,又是該會首批行將晉鐸的會士。 當時他們正在等候下一班前往塔比拉蘭(Tagbilaran)的飛機。 就正在那一刻,有一個年輕人拿著吉他走過來說:「我可以唱一首歌嗎?」 他唱的歌竟然又是“You Belong to My Heart(你屬於我的心)”。

 在這個原子彈爆炸的周年紀念日,我們該想想:如果人造的武器,也可以有那麼大的破壞力; 那麼,聖體內出自天主的愛,豈不會有更大的建設力量嗎?可惜,這種力量,我們還沒發現呢!

 伯多祿、雅各伯、若望在大博爾山上看見耶穌改變容貌,同樣,全世界也將要目睹聖體內的耶穌光榮地改變容貌; 那時的效果,要跟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時的效果完全相反。 聖體內的耶穌改變容貌時,天主的能量將要爆發,把祂愛的力量釋放出來,從而更新大地的面貌。 那時世界將要看見真正的力量!人人都要痊癒,人人都要歸屬祂的聖心,人人都要合而為一。

 還有,每次我們朝拜耶穌聖體時,都會得到五種恩寵。 祂光榮的五傷,藉著祂具有醫治大能的愛,會改變我們靈性上的容貌。 我們每守一個聖時,復興、聖化、改變、賠補與救贖的恩寵,都會豐厚地傾注在我們身上。

 親愛的多默,我們實在該像伯多祿那樣,在天主子耶穌的面前,歡欣地叫道: 「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瑪17:4)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8月6日 耶穌顯聖容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乞求愛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是聖佳蘭(嘉勒)瞻禮,隨函附上她的聖相一幀,請笑納。你有沒有留意到呢? 她手上是拿著一個有聖體的聖體光的。無論在圖畫、聖相、塑像或是彩色玻璃窗裡,她的姿態時常都是這樣的。

 為甚麼我們所見的聖佳蘭老是拿著聖體光的呢? 原來,這是有用意的,一來表示她熱愛聖體,二來表示她堅信聖體的大能。

 當她的修院受到襲擊時,她舉起聖體光,那些暴徒一見,就嚇得抱頭鼠竄了。 她必須上街行乞。要知道:聖佳蘭是富貴家庭的千金小姐,如果不夠謙遜,在十三世紀的當日行乞, 跟在二十世紀的今天行乞一樣,實在談何容易! 不過,她真的依照聖方濟的要求做了。

 想想求乞是怎樣難堪的一回事吧,汽車一停在紅燈前,在路旁守候的窮乞丐便會上前敲窗討錢。 試想像一下,今天你能叫一個富家女為愛天主而做同樣的事嗎?

 在今日的世界,還有類似聖佳蘭的人物嗎?有的,麥璞蕊修女(Sister Briege McKenna)肯定就是了。 在本世紀的七十年代,聖體中的耶穌以清晰可聞的聲音向麥璞蕊修女說話,祂想她為神父服務。

 從那時起,麥璞蕊修女為神父主持過數以百計的退省。 看看她所寫的書《確有奇蹟(Miracles Do Happen)》吧。 她打動了無數神父的心,支持他們善盡鐸職。世界各地的主教,沒有一位不知道她對教會貢獻良多。 麥璞蕊修女曾在馬尼拉說過:有兩件事是魔鬼最痛恨的,那就是司鐸的職務和聖體聖事。 她跟聖佳蘭一樣,每天都花很長的時間在聖體面前祈禱。

 麥璞蕊修女在世界各地帶過多次退省,但我最津津樂道的,卻是她沒法出席的一次。 那次,她本來打算乘飛機到尼日利亞的喬斯(Jos)為聚集在當地的主教們主持退省,由於爆發內亂,結果無法成行。

 那時正值盧思亞神父在當地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簡納嘉主教(BishopGanaka)就邀請他代替麥璞蕊修女帶退省。 參加那次退省的,有一位是來自奧卡(Awka)的歐博德主教(Albert Obinafuna),他其後邀請盧思亞神父到他的教區去。 在那裡盧神父遇見一個名叫方秉安(Fabian)的年輕侍應。

 方秉安後來成了聖體傳教會來自非洲的首個會士。他剛念完神學,明年就要升神父了。 晉鐸後,他將步武聖佳蘭和聖方濟的同伴,為愛天主而行乞。 不過,他不打算乞食,他打算作的,是乞求教友去愛那「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若6:51)。 他要返回非洲,到處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親愛的多默,這就是你該作的事了。你該乞求教友去愛聖體中的基督。 你該在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愛使人貶抑自己,誰愛得越多,誰就越甘願謙抑自下,為人而求乞。

 要是聖佳蘭當年以行乞為恥,今天就不會有佳蘭修女會了, 也不會有一位麥璞蕊修女走遍天涯海角,觸動那麼多神父的心,領他們到聖體面前了。

 親愛的多默,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因為麥璞蕊修女就是屬於佳蘭修女會的, 她如今居住在佛羅里達州的聖佳蘭修院裡。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8月11日 聖佳蘭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模仿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我想談談我在候機樓裡的見聞。 有一次,我從馬尼拉乘機往宿務,在登機前,目睹了一件很感人的事。 有個名叫安杰拉的女士,也要到宿務去,她向航空公司的職員求情,說由於老父病危,非馬上前往送終不可。 職員表示愛莫能助,因為那班客機的座位早已訂滿了。 要輪候一個前往宿務的機位,安杰拉大概要等三、四天之久。

 其後,一件令人驚喜的事發生了。一個年輕人上前,把自己的機位讓給安杰拉。 為了讓安杰拉能早點見到父親,他甘願在那個悶熱的機場裡多等幾個小時,甚至多等幾天。

 我在旅途中想:那個青年所作的,真是很了不起啊。接著,我想起聖高比(St. Maximilian Kolbe)無私的犧牲。 他遠比那個青年偉大,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內,為了讓一個囚犯有機會活著與妻兒團聚, 他竟然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自動請纓代那個囚犯受死。

 高比神父不特因他英勇犧牲的事蹟而聞名於世,他還積極地傳揚福音, 創立了藍軍(即聖母無原罪軍),影響所及,世界各地有不計其數的人把自己奉獻了給聖母。 他是首批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入聖品的人士之一。

 有些人批評教宗,說他不該在沒有奇蹟「證明」高比是聖人之前,就把高比列入聖品。 其實高比渾然忘我、毫不自私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在這個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年代,他那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親愛的多默,聖高比這種無私的犧牲精神,究竟是從誰那裡得來的呢?答案就是聖體聖事了。 他曾對同會的會士談及聖體中的耶穌,稱祂為「眾靈魂的長兄與新郎」,他說: 「祂使我們成為兄弟,令我們的心因彼此相愛而變得溫暖。」

 聖高比認為朝拜聖體是「最重要的活動」。 能讓聖體光裡的耶穌聖體,在會院的小堂內日以繼夜地受人朝拜,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事。 他在1938年說:「我們的目標是恆久朝拜明供聖體。 當我們來到這個小堂朝拜聖體,尤其是整天都這樣作時,自己和別人都會因此而得到很多恩寵。 借著朝拜聖體,我們能作大量的好事。」

 談到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時,他這樣說: 「那是川流不息的祈禱。祈禱是宇宙間最偉大的力量,能改造我們每一個人,也能更新大地的面貌。」

 1920年,高比神父立志每天朝拜聖體三十次。曾與他一起共事的伯樂神父(Fr.Pal)作證說: 「要找到他,要知道他正在做什麼,簡直易如反掌,因為他老是在小堂裡朝拜聖體。」

 為什麼高比神父會自願代人受死呢?原因就在於此。 他曾無數次在救主的面前這樣默想:耶穌甘願死在十字架上,好讓我們在聖體聖事內有圓滿的生命。 祂甘願接受別人對祂的憎恨,好讓我們充滿祂的愛。祂甘願被人打得遍體鱗傷,好讓我們能夠完全康復。 祂甘願經歷心靈可怖的黑夜,好讓我們能在祂的聖體面前,得到 光明與喜樂。 祂甘願完全被天父所捨棄,好讓我們能在地上,常與祂(厄瑪奴耳)相偕。

 高比神父對他的兄弟們說:「凡身為弟弟的,都必須試行模仿在聖體中的長兄耶穌。」

 高比神父坐言起行,當他替另一個囚犯受死時,就是把上述這句話付諸實行。 原來敬禮聖體是有實效的,其中最大的就是模仿基督了。 天主並不一定要我們像高比神父一樣,轟轟烈烈地殺身成仁; 但是每一天,祂都邀請我們在許多小事上獻上無私的犧牲,而耶穌聖體最無私的愛,就是我們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原動力了。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8月14日 聖高比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復興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謝謝你為拉斯巴(Las Pinas)的修女們舉行彌撒。趁這個機會,讓我告訴你一件五年之前在那座小堂裡所發生的事吧。

 有一個黃昏,我來到那座小堂,發現一位有聖德的, 名叫韋思彤(Hildra Walstrum)的女子,在裡面跪著祈禱,低聲哭泣。 我問她有什麼事,她向我解釋:她並不傷心,所流的其實是喜樂的淚。

 原來她參與了那天的薄暮彌撒,在神父舉揚聖體的時候, 她看見聖體變成了一顆心,放射出愛的光芒,而其中一道光穿進了她的心中。 她在那一剎那所感受的愛,竟比常人活一千年所能得到的愛更多。

 類似的事也曾在日本秋田發生在笹川修女(Sister Agnes Katsuko Sasagawa)身上, 在聖母向她顯現之前,幾次她在修院的小堂裡祈禱時,都看見一道輝煌的光從聖體櫃裡射出來。 這光使她充滿了天主的愛,俯伏在地上,良久動彈不得,別人也沒法移動她。 雖然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舊事了,但只要一想起這事,她就會喜樂盈盈,充滿著愛主之情。

 我曾與秋田的伊藤主教(Bishop Ito)會晤長談。 他告訴我:在1973年的耶穌聖心瞻禮,他在修院的小堂裡看見聖體發出輝煌的光,照了三天之久。 繼1917年聖母在法蒂瑪的顯現之後,如今聖母在秋田的顯現也正式為教會所認可了。

 當年聖母在法蒂瑪顯現時,有七萬人看見了太陽舞蹈的奇蹟。 天空中的太陽是聖體中天主子的象徵,因為太陽是自然界一切力量與生命之源,而天主子則是超自然界一切力量與生命之源。 聖體光的形狀之所以總是跟光芒四射的太陽相仿,就是這個原因了。

 法蒂瑪太陽舞蹈的奇蹟預告了那將要發生的偉大聖體奇蹟,而在秋田所發生的事則給我們顯示了那個聖體奇蹟的性質。 在每一處耶穌聖體受人欽崇的地方,祂愛的光明將如同四射的曙光一樣,讓人人都看得見。

 只要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數目足以達到天主公義的要求, 天主的慈悲就會顯示給普世,一直隱而不彰的,藏在聖體內的愛的光芒,將要在那時顯露無遺。

 笹川修女所見到的,有一天全世界人人都要看見。那時大家都看見祂愛的光芒輝煌燦爛。 無論人心如何冰冷,如何殘酷,這光都能穿進去,使每人的心回歸天主的心。 一旦人類藉著這個聖體奇蹟回歸天主,大自然就會回歸人類。其後,另一個更光榮的新樂園,便會在世上出現了。

 今天我們慶祝教宗聖庇護十世的瞻禮,他的座右銘就是「在基督內復興一切」。

 親愛的多默,讓他的格言感召你在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吧。 復興是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帶來的首個恩寵。我們每守一個聖時,都會催促那個基督復興一切的日子的來臨。 只有當我們以愛來光榮耶穌聖體時,祂才會向全人類展現祂愛的光榮。

 面對政治、社會、經濟、教育、道德各方面的問題,我們都無能為力,束手無策。 我們需要天主的干預,而天主的干預將是那個偉大的聖體奇蹟。

 「聖體的教宗」聖庇護十世稱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為「萬事中最重要的事」,原因就在於此。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8月21日 聖庇護十世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祂的寶血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有一次,一位錢女士(Cecilia Chin)邀請我到肯薩斯州去演講, 於是我從德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市(San Antonio)坐飛機出發。 在飛機上,坐在我身旁的一個男子看見我戴的白領,知道我是神父,就拿出一件他以為我會感興趣的東西來給我看。 那是一個公元第三世紀的銅幣。 他叫我猜猜它值多少錢,我說不知道。出乎意料之外,原來它竟值300美元;因為它上面蓋有君士坦丁大帝的頭像。

 我拿起那銅幣來,真的感到有點興趣, 因為我想起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解釋他為什麼要召開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時,曾提及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 他說:召開大公會議的目的,是要打開教會的窗戶,好讓新鮮的空氣吹進來,把從君士坦丁大帝時代開始積聚的塵埃一掃而空。

 之後,我又想到我要在肯薩斯州就聖體聖事發表演講。 我打算對聽眾這樣說:聖體聖事源於基督的苦難,我們來到聖體前就是來到十字架前。 在守聖時的時候,我們把那些最需要耶穌憐憫的靈魂呈獻給祂在聖體內的聖心, 耶穌就會以自己的寶血,在那些靈魂(包括當天要逝世的人)上蓋印。 蓋了耶穌寶血的印之後,他們便得救了。

 某天凌晨四時,我剛守完聖時,聖堂外就駛來了一輛出租車。 有一名婦人從車中出來,要我跟她的兒子談話;他們是住在巴拉安圭(Paranaque)【注】的。 原來半夜有個聲音把她喚醒,叫她到聖彌額爾堂來。 她一起床,就發現兒子正企圖自殺,及時制止了他,接著就同他一起坐出租車來見我。 從此之後,她兒子的情況一直都算不錯,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另一個晚上,在我守聖時之前, 有位名叫施蘭(Nonette Silla)的女士從凌晨二時到三時在聖彌額爾堂的小堂裡祈禱。 原來她在三個星期前朝拜聖體時,特地為一個男子祈禱。那男子害人不淺,曾令她的很多女友失足; 雖然如此,她還是為他祈禱,因為她知道耶穌也愛他。 在祈禱結束時,她懇求耶穌把他帶到小堂裡來,好讓她確切知道他已回頭改過了。

 三個星期之後的這個晚上,她又在小堂裡守聖時了,忽然聽見有人在後面啜泣,回頭一望,原來正是那個男子。 他向她解釋:三個星期以來,他一直心煩意亂,過去認為是對的事,現在都覺得是錯的。 這個晚上,他沒法入睡,便漫無目的地駕著汽車在街上奔馳。 他住在馬卡迪(Makati)【注】,當他經過聖彌額爾堂時, 見到裡面的燈光彷彿在歡迎他,邀請他進去似的,就把車子停下走進來了。 他感到聖體中的耶穌不但沒有定他的罪,反而寬仁慈愛地對待他,便不禁哭了出來。

 當我在凌晨三時來到時,那個男子把他的經歷告訴了我。我聽了他的告解,赦了他的罪。 從那時起直到現在,他天天都來聖堂、領聖體。 施蘭女士所守的聖時,收效實在顯著,比蓋上君士坦丁大帝頭像的銅幣更有價值, 因為在她守聖時的時候,耶穌用祂的寶血,在那個男子的靈魂上蓋上印,使他蒙受天主的憐憫與恩寵。

 我沒有看過《舒特拉的名單》這套電影,但有朋友看過,把其中感人的一幕告訴我。 那時舒特拉把一枚金別針從西服的翻領中拔出來,說:如果他賣了那枚別針,他就能多贖回一條性命,多救一人了。 為了那件自己能做得到卻沒有去做的事,他不禁哭起來了。

 親愛的多默,只要我們知道守聖時的價值,就肯定天天都會去守聖時了。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主的筵席》通諭裡說:朝拜聖體有「賠補」世罪的功效。 由於十字架有無限的功勞,因此聖時也有無限的價值。 耶穌會士海敦(John Hardon)神父也認為: 要誇大在耶穌聖體前守聖時的價值,是一件絕不可能的事。

 耶穌說:「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12:32) 每一次守聖時,我們都會把耶穌高懸在十字架上時為我們掙得的恩寵,帶到自己的堂區以及全世界。 十字架的勝利就是:聖體中的耶穌向我們施仁慈,以祂的寶血,在我們每人的靈魂上蓋上印。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9月14日 十字聖架節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聖化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窗外正下著滂沱大雨,如果現在走到外面去,是不可能不渾身濕透的。

 這場雨使我想起教會對敬禮聖體的訓導。絕無疑問,敬禮聖體是最穩妥、最可靠的成聖方法。 教宗保祿六世在《信德的奧跡》通諭裡就說過:修德成聖最有效的方法,在於親近聖體中的耶穌。

 耶穌自己也說過,祂在聖體內的聖心是流出活水的江河。祂還大聲喊叫,邀請人人都到祂那裡來。(若7:38)

 每一次我們來到祂的面前,都為祂所聖化。在祂面前的每一刻,都會加深我們和祂的關係。

 聖女小德蘭的事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她為了獻身度祈禱和默觀的生活而進聖衣會,但是在耶穌聖體前守聖時的時候,卻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夢鄉。 她很沮喪,覺得自己一敗塗地,甚至有離開修會的誘惑。

 其後耶穌顯現給她,問她是否記得她小時候在爸爸的大腿上睡著時,爸爸對她說過什麼話。 她這樣回答:爸爸說,無論她在他的腿上睡著了,還是醒著跟他談話,他都是那麼喜愛她。

 耶穌於是說:「我也是這樣!」聖女小德蘭在世上活了二十四年,後來成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聖女。 原來她不斷在成聖的道路上前進,連在聖堂裡睡著了的時候也不例外!聖化,是朝拜聖體帶來的第二個恩寵。

 在滂沱大雨中,不可能不渾身濕透; 同樣,來到聖體面前,也不可能不讓天主的恩寵有如雨水般降下,滋潤自己的心田,使自己在主的生命與聖德中成長; 正如聖經上所說的:「祂要來到我們中間,有如秋雨,有如滋潤田地的春雨。」(歐6:3)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0月1日 聖女小德蘭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改變

親愛的多默神父:

 在菲律賓,貝納德夫人(Conchitina Bernado)是一位家傳戶曉,深受眾人景仰的女士,她最近加入了方濟會第三會。 1963年她在馬德里大學念醫科時,認識了一位名叫盧思亞(Martin Lucia)的美國留學生。 盧思亞後來返回美國,做了神父。

 事隔差不多二十五年,1987年,貝納德夫人又與盧思亞在馬尼拉重逢。 那年正值聖體年,盧思亞神父正在菲律賓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而貝納德夫人素來熱愛聖體,也願助他一臂之力。 那時我知道盧神父工作繁重,需要助手,於是一有機會,我就邀請羅孟雅神父(Fr. Jonas Romea)到馬尼拉, 住在我這裡(聖彌額爾堂),好讓他協助盧神父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貝納德夫人慨然資助了羅神父的旅費,間接地助了老朋友盧神父一臂之力。

 聖體年結束後,羅神父離開祖國菲律賓,遠赴美國傳教,他在那裡的工作很成功, 結果激勵盧神父在美國創立了一個名叫「聖體傳教會」的神父團體,致力在普世各地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就這樣,菲律賓和美國又聯繫起來了。

 貝納德夫人身為方濟會第三會的成員,是千千萬萬受聖方濟影響的人士之一,但是影響聖方濟至深的人卻是聖體中的耶穌。 聖方濟往往徹夜在聖體前祈禱,他的夙願就是:與基督結合,讓祂來改變自己。 1216年7月的一個晚上,在天使之后聖母堂裡,當他在聖體前祈禱時,基督曾顯現給他。

 在那次神視之後,聖方濟嘆道:「我要把人人都送上天堂去。」 他比以前更堅信祈禱有拯救人靈的效力了。

 1224年9月14日晚上,聖方濟在默禱時,看見一位具有三對像火般的翅膀的熾愛天使(「色辣芬」)(依6:2)從天而降, 在他的手足和肋膀印上耶穌的五傷。 在他身印五傷時,良修士(Brother Leo)見到一個火球降在方濟的臉上。 附近一帶人人都看見有光籠罩著拉維納山(La Verna)的頂峰,彷彿太陽已經出來了似的。

 親愛的多默,我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為聖體就是天主愛的火焰。 正如火會把燃燒著的東西都變成火,聖體中的耶穌也會把那些在祂面前祈禱的人,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祂同樣的肖像。

 還記得我們曾談過毛蟲怎樣變成色彩繽紛的蝴蝶嗎?毛蟲和蝴蝶前後差別之大,簡直叫人驚嘆不已。

 同樣,在守聖時前後,我們的改變也會令天上的諸聖以及地上的天使大為驚奇。 聖方濟身印五傷時,他的身體確實有了明顯的變化; 可是在朝拜聖體時,我們靈魂上的改變比聖方濟身上的變化來得更實在、更巨大。 在聖體面前,隨著光陰一分一秒地流逝,受到改變的不僅是手足與肋膀,而是整個人。 我們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

 由於這種改變,你在世上與耶穌一起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將來在天堂上都要使你的靈魂變得更光榮、更美麗,直到永遠。

 親愛的多默,這就是聖保祿這樣說的原因了: 「我們眾人以揭開的臉而反映主的光榮的,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格後3:18)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0月4日 聖方濟‧亞西西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連接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讀這封信時,請你把玫瑰念珠從口袋裡拿出來,仔細看看那些珠子是怎樣連接在一起的。 聖母也會以類似的方式把本來互不相干的人連接起來,她會觸發起一連串的事件,目的是使她在聖體內的聖子受到光榮。

 比如說,剛好在四年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韓國首爾出席第44屆國際聖體大會。 他一下機,便特意到一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去,這使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大為鼓舞。

 那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叫善牧堂, 教宗在那裡就朝拜聖體對司鐸生活的重要性,向樞機、主教、神父和修道人士發表了講話。 教宗在講話中說:以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為訪問韓國的首站,是「最合適不過」的。

 那天晚上,聖體大會的執行秘書來到我們住的瑪利諾會院, 跟法樂神父(Fr.Farrall)、盧思亞神父和我會面。 他知道不論在韓國或者是在菲律賓,都有數以百計的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為此很想了解這種美妙的工作是怎樣進行的。

 由於那次會面的關係,後來那位執行秘書邀請我們到羅馬去,把亞洲所有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相冊呈給教宗看。

 盧神父想我陪他一起去,因為事關重大,我就答應了。 由於大家由不同的地方出發,我們就約定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內的至聖聖體小堂會合。

 到了約定的時間,我們便興高采烈地在約定的地點重聚。 離開時,遇到一個名叫貝立剛(Vincent Perricone)的神學生。 在弄清楚我們來羅馬的目的後,他便向我們表示:他想做神父,並有志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貝立剛現已晉鐸,正在英國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在他前來馬尼拉之前,曾把自己的心願告訴一位在俗的朋友,那位朋友又轉告了達路加(Joseph De Luca)。 結果,達路加跟貝立剛一起升了神父。 現在達神父不但在美國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而且推行得很成功;還吸引了不少新血加入聖體傳教會呢!

 多默,你現在明白我所說的「連接」是什麼意思嗎? 從首爾開始,經羅馬、馬尼拉到全世界各地,聖母正在製造一條「活生生的念珠」來光榮她在聖體內的聖子啊。

 如果你現在仍手持念珠,我還想多告訴你一件事。 當你在聖體前念玫瑰經的時候,你是以聖母的心來愛耶穌的。 藉著玫瑰經與聖母的聖心結合,你所守的聖時就會很完美了,因為你是以聖母完美的愛去愛耶穌的。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0月7日 玫瑰聖母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賠補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如果你有機會去看《孤星淚》這齣戲劇,就去看吧。我覺得它比《西貢小姐(Miss Saigon)》還要好看,千萬不要錯過啊。莎露嘉(LeaSalonga)固然演得很出色,但更重要的卻是: 這部雨果的經典作品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強而有力、發人深省的訊息。

 劇中的尚萬強(Jean Valjean)是一個失業的窮木匠。 他所犯的罪,只不過是偷了一條麵包給捱餓的孩子裹腹罷了,卻被判坐牢五年。 他企圖越獄,又不幸被人抓住,結果要多嘗十五年的鐵窗風味。 那還不算悲慘;最苦的是:在坐牢期間,連他自己的孩子也忘記了他、遺棄了他。

 這不就是聖體中的耶穌的寫照麼? 為了養活天父精神上捱餓的孩子,耶穌成了自天而降的食糧,這就是祂的「罪狀」。 我們不以感謝和朝拜來報恩,祂就被投進聖體櫃這個牢獄中受罰了。 在這牢獄中,孩子忘記了祂、遺棄了祂。由於害臊,我們不明供祂;由於太忙,我們又不朝拜祂。 祂本想自由自在地,以愛的君王的身份坐在聖體光的寶座上,但事實上呢,卻好像那個罪犯尚萬強一樣被人關起來了。

 祂稱自己為愛的囚犯。

 親愛的多默,我所說的一點也不誇張。 其實這就是耶穌顯現給聖女瑪加利大時,親口所說的話。 有一次聖女瑪加利大在祈禱時,耶穌從聖體中顯現給她說: 「看,這個心,它多麼熱愛人類,但人類所還報的愛卻是那麼少。」 祂指出:祂在聖體內愛人至極,可是神父以及教友都忘恩負義,對祂冷漠無情,使祂受苦,環繞衪聖心的尖刺就是這些痛苦的象徵。 祂還說:由於我們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現在祂所受的苦竟比祂受難時所受的還要多。

 因此耶穌向我們每個人呼籲:「我渴,非常渴望在聖體內得到你的愛。」

 聖體就是在我們中間的耶穌聖心,今天祂為我們而哭,正如祂從前為耶路撒冷而哭一樣。 祂是多麼的渴望把我們每個人都聚集在一起,「有如母雞把自己的幼雛聚集在翅膀底下。」(瑪23:37) 親愛的多默,使祂破涕為笑吧。

 在你的堂區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吧,這樣,你便會把祂聖心中的尖刺化為安慰祂的花朵了。 每一個聖時,都能賠補那些忘恩負義、冷漠無情的世人所加給祂的痛苦,真是多麼美好的一回事啊!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0月16日 聖女瑪加利大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救贖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早上在報章上,看到一篇有關一個泰國人的報導。 那個泰國人做了很多善事,實在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因為每個週末, 他都會從山區的家鄉來到曼谷,尋找那些因被人拐騙、綁架而賣到妓院裡當娼的少女。

 那些少女雖年僅十二至十四歲,但每天晚上要接的客,卻可多達十人。 那個人不忍弱女慘遭蹂躪,便長途跋涉而來,分文也不取,還冒著生命的危險把她們從火坑中救出,再把她們帶回父母家人身邊去。 至今經他救出來的少女,為數不少,已經不止四百了。 試想想:身為父母的,看見自己的愛女,在飽受折磨後,終於平安歸來,會是多麼的喜悅! 他們對那個把愛女從火坑中救出來的恩人,又豈能不感激涕零呢?

 但是,親愛的多默,如果你在你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天主聖父對你的感激之情,比起那些父母對那個泰國人的感激,更不止多上千萬倍呢。 這就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把戴娜‧白朗真(Dina Belanger)列入真福品的原因了。

 戴娜‧白朗真是一名加拿大女子,她獻身敬禮聖體,常在聖體前祈禱。 在她守聖時之前,耶穌往往給她看見:在地獄旁邊的懸崖上有大量靈魂,為數眾多。 但守完聖時之後,她發覺那些剛才所見過的靈魂都已經重歸天主的懷抱了。

 通過真福白朗真,耶穌給教會傳遞了一個訊息: 守聖時的價值實在很大,能把眾多的靈魂從地獄的邊緣帶到天堂的門前。

 多默,這樣想吧。今天我們慶祝聖瑪定‧包瑞斯(St. Martin de Porres)的瞻禮。 這位聖人既是黑人,又是私生子,常被人侮辱、虐待,所以他很同情聖體中的耶穌,因為祂也同樣地受人忽視、被人侮慢。 他在祈禱中安慰耶穌,也接受耶穌的安慰,就這樣,他心中的敵意與憤恨便逐漸化為烏有了,他逐漸變得越來越有愛心,也越來越和善。 他甚至可以每天花八小時在聖體前祈禱。

 耶穌很喜歡聖瑪定‧包瑞斯所作的一切,便賞給他行奇蹟的能力。 他時常提著一籃子的新鮮麵包,從修院走到街上,分施給窮人。 只消一籃子的麵包,他就能使附近整區的貧民吃飽了。

 親愛的多默,聖瑪定‧包瑞斯能以一籃子的食糧,使數以百計挨餓的人吃飽; 但是你呢,卻能以一小時的祈禱,在那自天而降的食糧面前,把數以百計的人從地獄的邊緣搶救出來。

 在阿拉伯的荒漠中隱居的嘉祿‧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一生都不斷在聖體面前祈禱,原因就在於此了。 他常念的一句經文就是:「我的天主,求祢拯救所有的人。」

 親愛的神父,在你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聖體的敬禮吧。 天主對你的感激,豈不會遠遠超過泰國的父母對那個救他們的愛女免於淫辱的人所懷的感激嗎? 如果你救了那麼多的靈魂,祂一定會永遠在天堂上不斷向你道謝的。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所帶來的第五個恩寵就是救贖,你能找到一個更好的理由來推行這種敬禮嗎?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1月3日 聖瑪定‧包瑞斯修士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繼承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來去美國 (Coming to America)》是我在飛機上所看過的一套電影,它使我想起今天我們所慶祝的節日。你看過這套電影沒有呢?
 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在電影中飾演一個非洲的君王。 由於他富甲一方,個個女子都願意嫁給他。但他對拜金的女子不感興趣,只想娶一個真正愛他的人。
 於是他來到一個沒有人知道他是君王的地方,那就是美國了。 他不再穿華麗的袍子,而改穿樸素的衣服,在麥當勞快餐店找了一份工作,又住在紐約最窮的哈林區裡。 沒有人看得出他原是個富翁。
 為了尋覓真愛,他成了一個卑微的窮人。 不過,雖然貌似貧賤,但是他卻在教堂裡結識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郎。 兩人都對對方很有好感,於是開始約會,終於一起墮入愛河了。
 他向她求婚,她遂欣然允諾。之後,她才發覺他竟是一國之君,不禁大為詫異。 婚後,她不但成了皇后,還成了世上最富有的女子。
 這故事多美好啊!多默,你知道嗎? 它不是向壁虛構的,而是事實,因為它就是聖體中的耶穌的愛情故事,而祂自己就是那位尋覓真愛的君王。
 在聖體聖事內,祂穿著樸素,沒有華衣美服,紆尊降貴,居我人間,做那「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若6:51)。 由於祂切願得到真愛,因此故意顯得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還要窮。
 聖體中的耶穌,就是那位渴望得到愛情滋潤的君王,就是為救我們而犧牲,值得我們以愛還愛的君王。 如果我們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就是向祂獻上祂所渴求的尊威與光榮,明認祂是我們的君王了。
 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一個堂區能向基督君王獻上祂理當享有的一切愛情。 怪不得今天基督普世君王節的進堂詠,就是以這句《默示錄》的經文作開端的了:
 「被宰殺的羔羊堪享權能、富裕、智慧、勇毅、尊威、光榮和讚頌!」(默 5:12)
 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就是和耶穌談情說愛,就是對向我們求婚的耶穌說「我願意」。 祂一無所求,只想得到我們的愛。祂的心聲就是:「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歐6:6)。 如果我們欣然答允祂的請求,祂就會讓我們繼承天國,使我們像《來去美國》中的那個女郎一樣,驚喜莫名了!
你在耶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1月22日 基督普世君王節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在冬日盛開的玫瑰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當主席的,往往吃力而不討好,但有時也會得到些利益的。 例如,由於我身為瓜達盧佩基金會的主席,結果就得到了一張往墨西哥的免費機票了。
 現在我就是在墨西哥那個著名的朝聖地給你寫信的。那裡的瓜達盧佩大殿真是宏偉啊! 在守聖時的時候,我在想:能像若望‧狄雅哥 (Juan Diego)那樣看見瓜達盧佩聖母顯現,實在是一樁美事; 花一個小時在耶穌聖體前祈禱,也是一樁美事。但兩者中究竟哪一件事更好呢?
 在十六世紀一個冬日的早上,芬芳的玫瑰竟在墨西哥的山上盛開。 在若望‧狄雅哥 一件以粗布製造的衣服上,又竟然印上了瓜達盧佩聖母美麗的肖像。 肖像歷數百年之久而絲毫不變,至今仍沒有科學家知道它究竟是怎樣出現在布上的。 在墨西哥行奇蹟的瓜達盧佩聖母,就是那位「身披太陽的女人」(默12:1),而太陽就象徵她在聖體內的聖子耶穌。 他們母子二人的心,猶如一心,是一齊跳動的。
 你知道瓜達盧佩聖母對當地的主教有什麼要求嗎?就是建造一座聖堂!誰住在聖堂裡呢?就是她在聖體中的聖子! 原來聖母願意把她所有的孩子都帶到耶穌聖體面前。
 在我們守聖時的時候,瓜達盧佩聖母所行的奇跡,依然會繼續出現。 不管我們的心如何冰冷,聖德的玫瑰仍會怒放,聖德的芬芳也會永恆不變。 隨著時光一分一秒地流逝,我們在耶穌聖體的面前會不斷成長,不斷開花,如同當日在雪中盛開的玫瑰一樣。
 每次守聖時的時候,天主都會在我們的靈魂上,印上一個新而特別,又永不磨滅的肖像。 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這裡看見瓜達盧佩聖母美麗的肖像時,都會肅然起敬,歎為觀止。 可是,那印在我們靈魂上的肖像,比那布上的瓜達盧佩聖母像更美呢!
 親愛的多默,你在耶穌聖體面前守完聖時後,天上所有的天使都會凝望著那印在你靈魂上的肖像而出神呢!
 但是,正如若望‧狄雅哥 必須等到抵達主教府時,才發覺自己所穿的粗布服裝是無價之寶; 同樣,我們也必須等到抵達天堂時,才能清楚知道守聖時的價值。 抵達主教府之後,若望‧狄雅哥 打開服裝前面的袋子,想給主教看他所摘的玫瑰花。 當他看見衣袋裡面竟然印上了聖母的肖像時,不禁大為驚異; 當我們將來在天堂上,看到守聖時所產生的後果時,也會同樣地驚歎不已。
 無怪教宗保祿六世在《信德的奧蹟》通諭中說: 「聖體聖事賜與教眾無可比擬的尊嚴。」 人們往往拼命往上爬,更換國籍,提高學歷,徵名逐利……以為自己就會因此而獲得尊嚴; 可惜,他們錯了,正如一首歌的歌詞所說的:人人都「在錯誤的地方去尋找愛」。 要獲得尊嚴,我們必須在那至高者的面前尋找,因為祇有祂才能把我們高高舉起,使我們日益接近祂。 人與聖體內的基督結合得越深,就越能享有真正的自尊。
 我把一幀仿如真人大小的瓜達盧佩聖母像,放在我的辦公室裡,用來提醒自己該在何處尋覓真正的尊嚴。
 有一位美國人名叫白禮時(Barth Bracy),最近跟友人彌額爾結伴而來,到我的辦公室來探望我。 原來兩年之前,有一個叫做連丹(Dan Lynch)的熱心教友,按他母親蓮黛 (Linda) 女士的請求,把一幅瓜達盧佩聖母像送到他的家中。 想不到,那幅聖母像竟然深深地影響了白禮時,甚至改變了他的生命。 如今他有志成為聖體傳教會的神父,正在修院裡求學呢。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2月12日 瓜達盧佩聖母顯現紀念日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親密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聖誕快樂!「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照著聖母,照著聖嬰……」 《平安夜 (Silent Night)》這首動人的歌曲之所以誕生,原來是因為約在一百年前,德國某個鄉村小堂區的風琴壞了。
 由於沒有風琴可用,因此主任司鐸說:那年的聖誕夜將會是一個寂靜的晚上【註1】。 於是他叫司琴的作曲,自己親自填詞,再請聖詠團在子夜彌撒時把這首讚美詩柔聲地唱出來。 這就是《平安夜》這首聖誕歌的來歷了。
 《平安夜》這首簡單的歌曲,本來唱了一次之後就永不會再唱了。 但由於在聖誕節之後下了一場大雪,修理風琴的人要等到春天雪融時才能前來。 那人把風琴修理好後,順便把留在風琴上《平安夜》的歌譜帶回了慕尼黑。 這首歌就這樣傳開去了,結果竟成了代代傳頌的名曲。 它優美的旋律,溫馨而柔和的歌聲,真不知感染了多少群眾,觸動了多少心靈!
 聖時不是跟《平安夜》一樣嗎? 我們在聖堂裡的祈禱,就像當年留在聖堂裡的歌譜,天主會把那個小時的祈禱,化為源源不絕的恩寵長河,惠及普世眾生。 靠著天主的恩寵,因我們守了一個聖時而心靈受觸動的人,會比所有被《平安夜》所觸動過的人還要多呢。 每守一個聖時,天主的恩寵就會傳遍普世,直到今世的終結,以至永遠。
 對那些愛祂聖子的聖體的人,天父非常欣賞。 由於你尊敬祂的聖子,即那位昔日降生成人,現在藉聖體聖事而繼續活在世上的基督,天父將要永遠在天堂上感謝你,愛慕你。
 在耶穌誕生之日,牧人看見耶穌聖嬰躺在馬槽中(路2:16)。 深深渴望為人所愛的天主,竟化身成了一個非常謙遜溫良的嬰兒! 祂今天在聖體聖事內所流露出來的謙遜與溫良,和祂在誕生之日所表現出來的,實在完全沒有分別。
 天主多麼渴望與人親密結合啊! 所以耶穌來到世上,要做個嬰兒,好讓我們不怕去親近祂, 因為脆弱的嬰兒是可愛的,而張開雙臂求我們愛他的嬰兒,更是有沒法擋的吸引力。
 聖體如同聖嬰一樣,都是那麼溫良,那麼謙遜,那麼充滿愛,那麼微小,那麼脆弱。 聖體中的耶穌邀請我們說:「你們都到我跟前來……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 11:28, 29)
 只有那些謙遜的人才會聽祂的聲音。只有那些心靈像小孩子的人才會尋求祂在聖體內的聖心。 所以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 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谷 10:14)
 宗徒們曾阻止小孩子到耶穌跟前去,同樣在今天,有些神父也阻止教友來到聖體面前。 他們既不贊成明供聖體,也不贊成恆久朝拜明供聖體。 這使我想起一套名叫《金童(Golden Child)》的電影。 片中的「金童」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凡他所觸摸的病人都會霍然而愈,凡他所觸摸過的物件都會變得完美無缺。 於是魔鬼把「金童」囚禁在籠中,使他遠離群眾。 如何把「金童」救出來,就是那套電影的主線。
 大聖若瑟為了保護耶穌聖嬰,要逃難到埃及去。 黑落德就勃然大怒,下仙把白冷附近一帶的嬰兒通通殺掉。 教宗指出:墮胎,這種摧毀人類生命的行動,其實與黑落德的屠殺沒有分別。 如果有人摧毀朝拜聖體的敬禮,使信友喪失神性的生命,那麼他所作的,豈不是也跟墮胎毫無二致嗎?
 教宗認真地反省過剛崇理主教(Bishop Manuel Gonzales)在西班牙西維爾舉行的聖體大會上所發表的文件後, 公開要求世界上每一個堂區都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剛主教的熱誠感染了沙福來主教(Bishop Felix Zafra),其後,沙主教的熱誠又感染了聖體傳教會。
 剛主教把聖體比作和煦的陽光、清澈的泉水與芬芳的花兒。 如果我們不前來曬,不前來喝,不前來聞,太陽、水泉、花朵都不會傷心,因為它們是沒有心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前來朝拜聖體,耶穌卻會傷心,因為祂的聖心是眾心中最敏感、最脆弱的。 聖經中的這句話,就是祂的心聲:「我俯身餵養他們,但他們卻不理會是我醫治了他們。」(歐11:3-4)【註2】
 教宗猶如那顆在白冷上空的異星,照亮我們的心,他清楚地告訴我們: 耶穌聖體確能醫治我們一切的疾病。無論教會生病,或是世界生病,祂都能醫治。 世界雖然亂七八糟,但只要我們親近聖體中的耶穌,問題便會解決。 世界之所以依舊混亂,就是因為我們不肯去接受祂的邀請,不願和祂親密地結合。
 今天晚上的子夜彌撒中,斯格通 (Joseph Skelton)、蒲柏德 (Keith Poupard)、 衛立信 (George Wilson)、華樂誼 (Lou Verroi)唱了一曲 《親密無間,與主偕行 (Just a Closer Walk with Thee)》。 事情原來就是那麼簡單,昔日降生成人的基督,為了使我們今日仍能走到祂面前,親密無間地與祂相偕, 於是便來到聖體內,繼續和我們親密地在一起。
 「我實在告訴你們:誰若不像小孩子一樣接受天主的國,決不能進去。」 耶穌遂抱起他們來,給他們覆手,祝福了他們。(谷 10:15-16)
 多默,那就是當我們舉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時,耶穌想對我們所做的事了。 聖體就是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祂一直懷著無比的謙遜和愛意而「俯身餵養」我們,是為了能夠像剛才那段福音所記載的那樣, 在今天仍然繼續擁抱、祝福、醫治祂一切的孩子。
 教會不應是一個冷冰冰、只按規章辦事的官僚組織, 相反,它該是一個溫暖、親密而有人情味的團體,因為只有親切友善的態度,才會使別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舉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的地方,聖體中的耶穌歡迎我們說: 「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了。」 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門不會緊閉,因為緊閉著的門,是過度制度化的標記,拒人於千里之外,會使人反感。
 在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總有一扇常開的門。 這表示:聖體中的基督,張開雙臂,邀請、歡迎、擁抱每個前來的人。常開的門,和基督張開的雙臂,使每個人對祂都有歸屬感。 那扇常開的門,也讓我們看見聖體光內的基督發出神性之愛的光輝,從而使我們領悟到「聖言成了血肉」的真諦。 原來在聖體聖事內,天主聖言繼 續成為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 在聖體內,猶如在躺在馬槽裡的聖嬰身上,我們都看見「父獨生者的光榮」(若1:14),充滿著持久的愛。
 所以,德蘭修女說:當我們注視著聖體時,就會明白耶穌現在如何愛我們。 祂這份對你持久的愛是永恆不變的。 祂這份持久的愛促使你將自己的「一切掛慮都託給祂」,因為你知道「祂必關照」。(伯前 5:7)
 要滿懷信賴,把你的恐懼和焦慮完全交給祂的聖心,以換取祂賞給你的平安。 祂只想你在腦中和心中都聽見這份持久的愛的聲音。 每一個聖時,都該像這首歌所描述的情景一樣: 「今夜普世一片寂靜,現在請挨近我,細心聆聽,領會我的心意。 這不是夢話,當我在你耳邊低語時,我只想你聽見:我永遠愛你。」
 由於耶穌的愛是持久的,所以我們仍能唱:「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光華射……靜享天賜安眠……」
 由於耶穌的愛是持久的,所以我們在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內祈禱時, 該像那位報告耶穌誕生於白冷的天使那般興奮,因為白冷就是世上第一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所在。 親愛的多默,做那位報告喜訊的天使吧,懷著同樣興奮的心情告訴教友: 你們的堂區快要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了。 那位曾誕生在白冷的耶穌 將要在聖堂裡張開雙臂,等待著你們前來。 「不要害怕!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路 2:10)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2月25日 聖誕節
【註1】《平安夜 (Silent Night)》這首歌的外文名字,解作「寂靜的晚上」。
【註2】「醫治」一詞,是照作者所引用的英文本聖經翻譯的,思高聖經學會的聖經中譯本所用的詞語不是「醫治」,而是「照顧」。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安全感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在新英格蘭一個寒冷的冬日,友人施明豐夫婦 (Bruce and Maureen Smith) 駕車載我到機場去。我們望著窗外的天空,不禁懷疑飛機是否能夠依時起飛,因為當時烏雲密佈,還下著凍雨呢。
 飛機結果還是依時起飛,轉眼間便升到雲層之上。 極目所見,盡是一行行連綿起伏的白雲,白雲之上,還有金光耀眼的太陽,景色非常壯麗。
 望著眼前的景物,我不禁想起聖時來。 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若8:12) 祂既是光,金光耀眼的太陽自然就代表耶穌聖體,而雲層下面那陰暗寒冷的世界,就代表那些消極、使人沮喪的思想了。 那些思想顯然並非來自耶穌,而是來自祂的死對頭。
 在朝拜聖體的每一刻,祂都影響著我們,把我們消極的想法變為積極的意念。 由於「天主是愛」(若一4:8),而耶穌是天主,所以耶穌聖體自然就是愛了。 愛是積極的,能使人超越,故此,耶穌聖體就猶如飛機一樣, 能把我們從消極思想那個陰冷的世界,提升到愛那種積極、溫暖而光明的境域去。
 我們常常都會聽見別人說:某甲或某乙「缺乏安全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缺乏安全感。 想得到安全感,就須在耶穌聖體之愛的深處找。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慶祝的聖若望宗徒給我們的啟迪。 聖若望稱自己為「耶穌所愛的」,耶穌在最後晚餐舉行第一台感恩祭時, 他「斜依在耶穌的懷裡」,「緊靠在耶穌的胸膛上」(若 13:23, 25)。
 緊靠在耶穌的胸膛上,貼近祂的聖心,這就是得到安全感的祕訣了。 可是,如果我們緊靠的不是耶穌,而是自己,當我們看見自己墮落而醜惡的人性時,便自然會「缺乏安全感」了。
 緊靠在耶穌的胸膛上,貼近祂的聖心,我們就會在祂聖體之愛的光明中看到自己。 假如我們只是單獨的一滴水,當然會缺乏安全感。 但是如果把自己這滴水放進聖爵中由葡萄酒所變成的聖血裡,這水便會有無限的價值了。
 一個驕傲的人,不接受基督的愛,就如同單獨的一滴水,面對著自己的貧乏空虛時,當然會感到不安全。 但是若果我們謙遜,與祂的聖心合為一體,便會領悟到: 自己就是那滴放進聖血裡的水,在基督內原來是有無限的價值的; 我們自己是祂所愛的,是祂流盡了寶血所贖回來的。這樣我們便會感到安全萬分了。
 耶穌並非偏愛若望,不過,若望比其他門徒更開放自己去接受耶穌的愛,所以他覺得自己是「耶穌所愛的」。 他知道耶穌愛他,他打開自己的心門去接納祂的愛,也重視祂的愛。 這些都是教宗在《人類救主》通諭裡叫我們去做的事。
 教宗說:為了使我們的愛得以圓滿,大家不但要各自愛聖體中的耶穌,而且還要在彌撒中與眾人一起愛耶穌。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繼續這樣說: 「教會、天主之子民,應該持久而不斷在感恩聖事生活和熱誠中邁進,在此聖事的氣氛中發展靈修。」
 正如一個人在曬太陽時,不可能不接受日光; 同樣一個人來到耶穌聖體面前,也不可能不接受祂神性的光,不可能不在祂愛的光明中發展靈修,日進於德。 守聖時就是緊緊靠在耶穌的胸膛上,貼近祂的聖心,聽祂對我們每個人說:「你是我所愛的」。
 因此,每個天主教徒都應向每個福音派、基要派的基督教徒說:「我跟我的救主耶穌,有私人的情誼!」
 有人會問:你怎能跟一個不存在的人發展私人關係呢?但耶穌並非不存在,祂實在親臨於聖體聖事內啊。 祂說:「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若 12:26)
 除了聖若望宗徒之外,古往今來,還有許多以若望為名的偉大僕人,都照著耶穌所說的那句話而生活; 既然耶穌在聖體中,他們便來到聖體面前來跟隨祂。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他的《靈心日記》裡,屢次提到勤拜聖體是他的志向。 他在聖體裡找到了安全感,結果成了一個心性快樂、為世人所愛戴的教宗。
 教宗若望保祿一世也在聖體裡得到了安全感。 他認為:與其接受世人的鼓掌與讚美,倒不如在聖體前祈禱。有人問他為什麼老是笑吟吟的,他答道: 「因為聖體中的耶穌很愛我。」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天天都守兩次聖時,據一位親近的樞機說,他每天至少朝拜聖體二十次。
 愛爾蘭克洛因(Cloyne)教區的若望‧孟智主教(Bishop John Magee), 是有史以來唯一做過三任教宗私人祕書的人。 這位聖德卓著的主教熱心推行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結果在他教區內大部份的堂區裡, 都設立了恆久朝拜聖體的小堂了,而聖召在過去的三年內,也增加了三倍之多。 他的兄弟卡浩‧孟智(Cahil Magee)也在愛爾蘭各地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 現在全國設有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堂區,已超過一百個了。
 聖若望‧紐曼(St. John Neumann)主教建議費城的神父推行四十小時明供聖體的敬禮。 由於當地有很多「一無所知黨」(Know-Nothing)的黨徒到處橫行, 專門恐嚇那些來自歐洲的新移民,很多神父都認為在夜間朝拜聖體實在過於危險,因而否決了他的主張。
一週之後,主教府發生火災,除了地板上的兩張紙之外,整個辦事處所有的物品都化為灰燼。
 若望‧紐曼主教凝視著那兩張紙,不禁大為驚愕。 原來那兩張紙,就是推行四十小時明供聖體敬禮的計劃書。 就在那時,耶穌對他說:「如果我能從猛火中救出兩張一文不值的紙,我當然更能保護那些來到聖體面前朝拜我的子民了。」 果然,四十小時明供聖體敬禮一開始推行,「一無所知黨」就散夥了。
 若望‧蘭道神父(Fr. John Randell)在聖體前守聖時的時候,也收到類似的訊息。 他打開聖經閱讀哈蓋和匝加利亞先知書的時候,主對他說: 「當你為我聖所的光榮而滿懷熱忱時,我會使人民來往的街道變得安全。」 若望‧蘭道神父把「滿懷熱忱」解作「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他的聖堂位於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 Rhode Island)市中心附近一個罪惡猖獗的社區,由於治安惡劣,居民都紛紛遷出。 當他收到這個訊息時,主教正考慮把那座聖堂關閉。不過,今日那座聖堂已成為一個生氣勃勃的堂區了。 由於恆久朝拜聖體敬禮,治安大為改善,鄰近聖堂的地區已變得安全了。
 若望‧蘭道神父的見證,激勵了盧塞納(Lucena)的蒲輔恭主教(Bishop Profugo)去做同樣的事。 他後來作證說:恆久朝拜聖體敬禮,拯救了他的教區,使他們免受共黨的威脅。
 若望‧麥肯時 (John Mackenzie) 每天早上一醒來便感謝耶穌,因為聖體中的耶穌特別愛他,並召叫他到馬尼拉求學,加入聖體傳教會。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3年12月27日 聖若望宗徒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面對著偉大的主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我是多麼喜愛聖多瑪斯˙阿奎納這位聖人啊!他不但聖德超凡,體型也相當可觀。 換句話說,他是個大胖子。有人說我是菲律賓的聖誕老人,我不清楚我哪方面像聖誕老人,不知道是笑容,笑聲還是體重。 不管怎樣,如果我是菲律賓的聖誕老人,那麼聖多瑪斯便是意大利的聖誕老人了。
 歷史學家說: 為了讓聖多瑪斯坐得舒服,工人必須把餐桌的一部份鋸掉,因為他實在太胖了,坐著吃飯的時候,餐桌和椅子間的狹窄空間根本容不下他。 無論如何,他該是節食減肥者的主保聖人吧。
有人問:如果聖多瑪斯今天回來參觀我們的修院,他會說些什麼話呢? 他是教會史上最偉大的學者,多個世紀以來,在各地的修院,人人都把他的神哲學理論奉為圭臬; 可是,今天卻連他的名字也沒有人提起了。
 如果他回來,相信他不會介意自己已被人遺忘。很久以前,聖多瑪斯自己就曾說過這樣的話了。 他在去世前說:在聖體前守一次聖時的收穫,多過他一生從書本裡所得到的。 換句話說:他在守聖時的那個小時內所學到的,比他畢生所聽過、讀過的一切還要多。 在聖體前,他對耶穌的愛的體驗,多於他一生在書內所寫的。 跟朝拜聖體這種饒有意義的活動相比,他畢生的言論和著作,都顯得像稻草般,毫無意義可言了。
 讀神學,是聽別人講論天主;在聖體前祈禱,是聽天主親自向我們說話。 前者是對愛的學術研究;後者卻是對愛我的天主的一份溫馨體驗。 前者好像是閱讀一本介紹某個人的書,而後者卻是聽那個人親口介紹自己。
 在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有一所由巴西略會神父所主辦,開設聖多瑪斯的神哲學課程的大學,名叫聖多瑪斯大學。 在德州也有一個著名的球員,是高爾夫球界的傳奇人物,在三十、四十以至五十年代,顯赫一時, 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歷來最傑出的高爾夫球運動員,他的名字叫賀根(Ben Hogan)。
 一天晚上,賀根完成比賽後,他所駕的汽車跟另一輛車子迎頭相撞。 在這場嚴重的車禍中,他幾乎喪生,醫生們都說他以後再也不能走路了; 可是,全憑決心,他竟然不但學會了走路,而且後來還贏了四次美國公開賽,以及其他三項重要的比賽。
 我有一個在德州長大的朋友,他從五十年代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時開始,一直都打高爾夫球。 賀根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凡是有關賀根的書,無論是有關他生平的,有關他那個時代的,或者是他教人打球的,這位朋友都買來看。
 有一天,我這位朋友出外公幹,來到德州的沃斯堡(Fort Worth)。 當他應邀在「英屬時代鄉村俱樂部」裡吃午飯時,終於能夠親身和賀根會面!
 當時是1991年6月,距離我這位朋友初次聽人提及賀根時,幾乎已有四十年之久了。 他實在想也想不到,竟然能在此時此地,跟這位久仰的大師同席而坐,並親耳聽他發言! 面對著這位偉人,他不禁肅然起敬。
 事後,我這位朋友急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別人。 不管對方是好友還是陌生人,他都極其興奮地說:他遇見了賀根,並和他面對面談了四十分鐘。
 我們既有機會跟聖體中的耶穌會晤,難道就不該像我這位朋友那樣興奮嗎? 多默,想想吧,那不就是天使聖師聖多瑪斯所說的情形嗎? 我這位朋友看過、聽過有關賀根的一切,可是,那一切都比不上跟賀根相聚的片刻!
 在聖體前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面對著偉大的主,難道不該同樣地肅然起敬嗎? 祂是導師,也是師傅,還是整個宇宙的創造者啊。
 聖多瑪斯曾在他的神學著作裡,解釋為什麼我們對聖體的敬意會日益減少,為什麼我們會對耶穌在聖體裡的臨在不予重視。 原來領聖體和朝拜聖體是兩件不可分割的事,除非我們朝拜我們所領受的,不然我們便會對我們所領的無動於衷。
 換言之,聖體是天主子耶穌,而不是一件物品。 除非我們願意花時間跟聖體中的耶穌培養私人的情誼, 否則,對聖體中這位可愛的耶穌,我們便會視而不見,也不會覺得聖體聖事有什麼特別的價值了。
 聖多瑪斯常懷著敬意,用多個小時朝拜聖體。 由於他愛聖體,別人稱他為天使聖師。他對耶穌聖體的愛,使他寫出《皇皇聖體》等聖體降福時所唱的歌曲。
 這些歌曲都有同一的主題,就是:藉著信德的光照,我們能超越感官的限制,知道天主真的臨在於聖體聖事內。
我以前唸神哲學的地方,也以聖多瑪斯命名,因此聖多瑪斯也是我的主保聖人之一。
 親愛的多默,讓我們祈禱吧,好使每一位神父都會像聖多瑪斯那樣熱愛聖體。 如果每一位神父對聖體中的耶穌,都會像我這個德州的朋友親身與賀根會晤時那樣興高采烈,而向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宣告: 「耶穌真的就在這裡!」,那麼,全世界的人都會皈依天主教了。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1月28日 聖多瑪斯‧阿奎納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聖體的神視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謝謝你為年輕人所作的一切, 請代我向獻身服務青年的「聖母使徒會」(Alagad ni Maria)的全體成員,表達我的謝意。
 教宗明年就要到訪菲律賓了,他的來臨,肯定會對你們所推行的事工,大有裨益。 當他訪問韓國時,他對青年說,他們會在聖體內找出自己的身份。
 聖體宛如一面鏡子,望著聖體,我們就會領會到基督對我們永無止息的愛,知道自己原來就是個為天主所鍾愛的人。 為此,青年慈父聖若望‧鮑思高盡力把年輕人帶到耶穌聖體面前。 他教導學生道明‧沙維豪熱愛聖體;結果道明‧沙維豪像他一樣,也成了聖人。
青年要知道:耶穌是最容易相處的,祂肯定是全世界最容易取悅的人。
 偉大的單主教 (Bishop Sheen) 曾經歷過一段神枯的時期。那時他覺得很難祈禱,守聖時的時候,坐在小堂裡對著聖體,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單主教很灰心喪氣,因為他認為耶穌並不喜歡他這種守聖時的方式。
 之後,主教想起他的小狗,小狗也同樣不會說話。 主教坐在安樂椅上看報的時候,小狗便坐在他身旁的地板上陪伴著他。 但是,光是小狗陪伴著他,已經使他心滿意足,不勝快慰了。
 主教想到這裡時,天主使他豁然醒悟: 只要自己坐在聖體中的耶穌面前,陪伴著祂,即使像小狗一樣,一言不發,耶穌也同樣會心滿意足,不勝快慰的。
 多默,我喜愛這個故事,因為你知道啦,我也有一條狗。 牠同樣使我不勝快慰,所以我稱牠為「朋友」。 還有,當我在聖彌額爾堂做主任司鐸時,類似的事也發生在我的一位鐸友身上。
 有一天,那位神父在我們的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裡守聖時。 當天天氣炎熱不堪,他悶倦難耐,完全沒法祈禱。光是留在小聖堂內,已是一件苦差了。 他在想:這樣守聖時,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那時,一隻小白貓剛巧走了進來,原來當天天氣炎熱,有人把小堂的門打開了。
 那位神父一見小貓,就感到厭惡。 他看著小貓從小堂的後面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來到他坐著的那張長椅的後面,停下來, 望著他,然後把他的鞋當作枕頭,枕在上面睡著了。
 那位神父想不到那隻小貓竟然特意枕在他的鞋上,頓時驚喜交集。 那時他聽到一個宛如洪鐘那樣響亮的訊息: 雖然他厭惡貓,但有一隻貓決意陪伴他,他也會感到高興。 既然耶穌深深地愛著我們,如果我們決心陪伴祂,祂豈不會更高興嗎?
 像單主教一樣,那位神父以後覺得自己不能祈禱時,就不再沮喪了。 坐在聖體面前這個行動本身,就是一篇充滿信德的禱詞,表明自己真的相信耶穌在聖體內。 這個行動也是一篇充滿愛德的禱詞,因為一個人所決意陪伴的,一定是他想陪伴並真心愛著的人。
 對於耶穌來說,你是世上最重要的人物,因此,祂為了愛你,日夜都留在聖體內。 親愛的多默,祂對你的要求並不多,只不過想你每天都抽一個小時來陪伴祂而已。
 單主教每一次主持退省時所講的每一篇道理,都有一個共通的主題,就是勸人每天守聖時。 他在逝世之前,曾接受電視台訪問。主持人問他,究竟是誰感召並影響了他? 是教宗?樞機?主教?神父?還是修女呢?
 單主教答道,都不是。原來感召他每天守聖時的是個女孩。 當共黨開始統治中國時,他們來到一座聖堂,把神父軟禁在神父宿舍內,接著走進聖堂裡, 撬開聖體櫃,還把聖體扔在地上,然後就走了。
 當時有個女孩子正在跪著祈禱,由於她身裁矮小,所以沒給他們發現。 那天晚上,她返回來,躡手躡腳地避開守衛,偷偷地走進那陰冷的聖堂裡。
 她先跪著祈禱一個小時,然後進入聖所去領聖體。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教友只可口領聖體,而且每天最多只能領一次。
 因此那個小女孩每天晚上都來,直到所有的聖體都領完為止。 領聖體時,她要俯伏在地上,用舌頭來領。 主任司鐸望向窗外,在月色之下,把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
 主任司鐸知道聖體盒內麵餅的確切數目,因為是他在祝聖前親自數過的。 在第三十六天的晚上,小女孩領了最後的一個聖體,但不幸在離去的時候被守衛發現了。 結果他們抓住她,把她活活打死了。
 後來那位主任司鐸終於有機會離開中國,把那件事告訴別人,單主教聽了之後,就向天主許諾: 他以後天天都要在聖體面前守聖時。 結果他遵守這承諾,終生不渝。 在他以八十二歲的高齡辭世的時候,他已經感召了無數的主教、神父去做同樣的事; 但是很少人知道:感召他這樣做的,原來是個女孩。
 多默,我告訴你這件事,因為追求理想,是內心像你這樣年輕的人的優秀品質。 你已把你的鐸職奉獻給青年,致力引導他們皈依基督,這實在是件美事。 我只想把你的理想略為擴充:不僅要引導青年皈依基督,還要引導他們皈依聖體中的基督。
 這就是費福隆(Frank Feain)那個稱為「自由之聖神」(Holy Spirit of Freedom)的團體, 在澳洲推行得很成功的事了。 在那裡,現在也有一個英國青年為著同一的目標而努力。 他們所做的事,都是教宗所渴想的。
 這也是聖若望‧鮑思高在他的奇夢中所見到的神視。海中有一艘象徵教會的船,快要下沉。 四周的敵人圍攻它,企圖把它殲滅。 教宗掌著舵,把那條船駛到屹立在海上的兩根石柱中間。 聖母在其中一根石柱上,而耶穌聖體則在另一根石柱上。
 代表教會的船得勝後,駛進一個景色美麗得難以形容的港口裡。 聖鮑思高以為那裡便是天堂,但聖母告訴他,那個地方仍是世間,不過由於她的聖子, 聖體中的耶穌在那裡為王統治,整個地方都更新了,都改觀了。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1月31日 聖若望‧鮑思高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給一個特愛的人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守聖時的時候,我見到在祭台上竟然有一盒巧克力,這事有點不尋常。 我想,一定是有人把它放在那裡,之後又忘記把它帶走吧。 不過,我看看盒上的卡片,卻發現上面寫著以下的字句: 「耶穌:這是寧娜(Ninay)給您的,因為在一切的愛中,您的愛是最甜蜜的。」

 寧娜是我們的好友。 有一次,她在朝拜聖體時,沉酣於耶穌的愛中,不願離開;但一小時之後,丈夫便會來到小堂接她走了。 她很渴望能繼續朝拜聖體,於是便向天主熱切地懇求。 結果,她丈夫的車子竟發動不起來,等到車子修理好的時候,她已在主耶穌面前多祈禱了六個小時了。 由此可知:如果一個人為了使自己能更愛耶穌聖體而懇求天父,天父一定不會拒絕的。

 愛是甜蜜的,因為它令人感到自己與眾不同。 真的,愛之所以是愛,就是因為它能使被愛者覺得自己特別重要。 在寧娜的心所能體驗到的愛中,耶穌聖體的愛是最偉大、最甜蜜的,原因就在於此。

 耶穌的愛使你成為世上最獨特,最重要的人物。 天主有許多不同的特質,而每個人都有天主其中一種特質,這種特質是你所獨有的,以前的古人沒有,後世的人也不會再有。 在我們身上,天主看到祂自己。換言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天主看到我們所獨有的,與眾不同的特質。 假如真的有此需要,祂為全人類所做的,也會單獨為你一個人而做;只是為了拯救你,祂也會把整個的救贖工程從頭再做一次。

 對於天主來說,你真是祂所特愛的。不過,除非你認識聖體中的耶穌,否則你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一點。 聖體是天主送給我們的情人卡,祂藉此向我們表達:我們在祂眼中確是祂所特愛的。 要知道:天主給我們的,不是糖果,也不是一張用紙造的情人卡,而是祂的獨生子啊。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 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祂而獲救。」(若3:16-17) 是的,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藉著聖體聖事,祂繼續把自己的獨生子賜給我們, 而祂的獨生子說,父愛了我們,如祂愛了子一樣。(若 17:23) 換句話說,在天主聖父的心目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如同耶穌一樣,是祂所特愛的。這是多麼甜蜜的愛啊!

 所以,基督聖體聖血節的彌撒是用以下的進堂詠開始的: 「上主要以精選的麪麥養育選民,用石縫中的野蜜飽飫他們。」(詠81:17) 「石」中的蜂蜜,是聖體內的耶穌聖心所流露出來的愛,這種神性的愛是甜蜜的, 但只有破碎的心靈能品嚐這種甜蜜,只有謙遜的心靈能認識它,只有孩子的心靈能愛它。

 這就是天主容許我們在世受苦的原因了。痛苦猶如良藥,能醫治我們驕傲的疾病。 只有在心靈被搗碎,被壓傷,受了挫敗,受了屈辱之後,或被痛苦所煎熬時,我們才能完全體驗到祂愛的甜蜜。 原來在眾人中,祂就是個心靈最破碎的人。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後,有一個兵士用槍剌透了祂的肋膀,為的是讓祂甜蜜的愛從祂破碎的心裡流出來,滋潤那些親近祂聖體的人。 因此每次舉行聖體降福前,神父和教友都會有以下的對答:「主,你賜給我們天國的食糧。」「它給我們帶來了甜蜜。」【註】

 這情形就像我在墨西哥所見過的一種遊戲。 玩那種名叫「必要打」(piñata)遊戲時,被蒙住眼睛的小孩子們,不斷去打一個滿載糖果的紙製玩具。 等到那個玩具裂開,裡面那些甜如蜂蜜的糖果都掉出來的時候,小孩子們便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頓。

 聖體內耶穌破碎的心,是世上心靈破碎的人的避難所。祂甜蜜的愛,是那些在苦海中浮沉的人的慰藉。

 因為「上主親近心靈破碎的人,他必救助精神痛苦的人。」(詠 34:19)

 也許這就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比那些富裕地區的人更熱衷於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的原因了。 耶穌會士桂良樂神父(Fr. Lorenzo Guerrero)曾做過一個這樣的夢: 他從太空俯視菲律賓,所見的夜景非常壯麗,島上有許多細小的心, 每個心的中央都有小燈,小燈形成一片燈海,把整個菲律賓都照亮了。 原來那些明亮的燈光,是從那些為數甚多的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裡所散發出來的恩寵。

 1986年,正好在人民力量革命發生之前,盧思亞神父來到菲律賓, 狄浩文(Howard Dee)帶他到駱瑟斯大道(Roxas Blvd)的若瑟芬海鮮酒家(Josephine’s Seafood Restaurant)去吃飯。 狄浩宏是辛海綿樞機的好友之一,他熱愛聖體,對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很感興趣; 盧神父之所以能應邀到菲律賓來,狄浩文實在功不可沒。 當天在酒樓的門廳裡,掛著情人節的裝飾,有一千盞小電燈在一千個心上發光。 盧神父說,聖母就想在菲律賓有那麼多的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 由於聖母和她聖子耶穌的聖心都特愛菲律賓,所以她想有一千座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柯德隆(Fr. Roger Cortez)神父現正努力不懈地工作。

 有一首歌的歌詞是這樣的:「世界現在需要愛,需要甜蜜的愛。」 有一位教宗也說過:聖體「是我們每一座聖堂活生生的心臟。」(教宗保祿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經》) 當我想到今日的教會和世界時,我就覺得我們在靈性方面,正有著電力不足的問題,實施著燈火管制,結果導致夜間一片黑暗。 這情況就如同聖經所說的一樣:「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若 3:19)

 聖體,是天主送給我們的情人卡,是甜蜜的愛的源頭。 我們一定要回到那個源頭,接受聖體所發出來的真光,從而看見自己是個天主所特愛的人。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是糞土時,他也會把別人當作糞土看待。 但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天主所特愛的,他就會把別人當作天主所特愛的人看待。 我們越能在聖體的愛的光明中看見自己的可愛之處,就越能彼此以愛相待。

 聖體是耶穌賜給一個特愛的人的禮物,而這個人就是你! 《如此罕有》這首歌的歌詞一開頭就指出,你對於祂來說,是多麼獨特,多麼可愛,多麼重要。 耶穌對你的愛,深於一切自創世以來,在世上所曾有過的愛。 祂在聖體內的臨在,向你傳遞這個訊息:「讓我稱你為心上人,因為我愛你。 願我聽見你低聲告訴我,你也愛我。」 談到聖體聖事時,這首歌這樣說:「與天主相愛,是最美妙的浪漫事蹟。 追尋祂,是最奇妙的探險活動。找到祂,是人生最偉大的成就。」

 今天早上,副總統勞雷爾(Salvador Laurel)來到康乃馨街(Carnation St.), 出席一座朝拜明供聖體小堂的開幕典禮。 勞雷爾是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的英雄,許多人都認為他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對聖體傳教會的會士說,我們還需要一場革命,還需要一場把普世人類帶到聖體面前的革命。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2月14日 情人節

【註】英語經文中的「甜蜜」,在中文的經文裡卻是「喜樂」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憐憫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祝你聖博德瞻禮快樂!聖博德是愛爾蘭的主保,而愛爾蘭是個最值得稱道的國家,因為她那些偉大的傳教士把福音傳遍了普世。 雖然它是個面積細小的國家,但卻致力福傳,對教會貢獻良多。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就是間接由一位愛爾蘭人——盧思亞神父——引進菲律賓的。 九年前,有人邀請辛海綿樞機在非洲肯雅國際聖體大會期間,舉行一台紀念寬恩黛(Edell Quinn)女士的彌撒,並在彌撒中講道。 寬恩黛女士是位偉大的教友傳教士,曾在非洲各地組織聖母軍,紀念她的那台彌撒就在她的墓前舉行。 有一群參加聖體大會的女士希望盧思亞神父也來參加。 盧神父本來不想去,因為他剛在烈日下參加了教宗所主持的一台長達三小時的彌撒,很想小睡片刻; 但是那些女士卻堅持己見,硬拉著他走。 由於盧神父知道寬恩黛愛聖體,結果還是跟著她們走了一段漫長的路,來到她的墓前。
 不過那時候,他實在太疲倦了,所以很想擺脫那群女士,返回酒店小睡。 他打算穿上祭衣,走向祭台,然後以其他神父為掩護,趁她們看不見的時候,馬上折返酒店。
 想不到,辛樞機一開始說話,盧神父就給他的講道打動了,於是決定留下來。 彌撒後,盧神父遇見辛樞機,辛樞機就邀請他到菲律賓去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結果,在今天的菲律賓,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已經不止五百座了。
 辛樞機的講道是這樣開始的,他說: 他小時候,在臨睡之前,母親總會走進他的睡房裡親親他,向他道晚安,然後彎著身子在他的耳邊小聲說: 「海綿,在孩子中我最愛你。」 他的母親共有十一個孩子,他只是其中一個罷了;但她天天晚上都對他說:「我最愛你」。 有一天晚上,他終於開口發問:「媽媽,為什麼你最愛我呢?」 她答道:「因為你在我的孩子中,是最醜的一個。」
 辛樞機母親的答案,是難以理解的, 不過卻能使我們知道,聖體中的耶穌對我們那份富於憐憫的愛,原來就像她對辛樞機的愛那樣。 一位曾在非洲工作的愛爾蘭傳教士,也跟耶穌一樣,有一副憐憫人的心腸。 他是一所男監獄的特派司鐸,不過修會的長上卻要把他由非洲調返愛爾蘭服務。 在返國之前,我陪他一起最後一次去探訪囚犯,去探訪那些常人眼中的社會渣滓。
 探完監後,我們上了車子,準備返回聖堂。 他把鑰匙插進點火開關後,竟然伏在方向盤上哭泣起來,因為他知道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見到那些囚犯了。
 那位愛爾蘭傳教士就是耶穌的寫照了,由於祂不捨得離開我們, 所以就建立了聖體聖事,好能天天同我們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我們越是醜陋,越是可憐,祂對我們就越溫柔,就越富於憐憫。 我們越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只要我們謙抑自下走到祂的聖體面前,我們給祂的喜樂就越多。 祂是那位受傷的醫生;祂來,不是為 醫治健康的人,而是為醫治有病的人。
 加州有個病弱的小嬰孩,名叫加大利納。 她竟推動了她的父母,凌善德夫婦(Ed and Sybella Alexander), 去邀請盧神父到他們的堂區去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原來在她出生後,父母二人日夜都陪伴在側,不敢離開,因為她是一名早產兒,非常瘦弱,醫生說她危在旦夕,很難活得長久。
 加大利納那麼瘦小,那麼病弱,那麼無助,凌善德夫婦看見她,內心就不禁隱隱作痛。 他們想,聖體中的耶穌看見我們每個人,一定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如果他們自己看見加大利納,心中就會充滿著不可言喻的憐憫,那麼,當聖體中的耶穌看見我們的軟弱和罪垢時,豈不會更憐憫我們嗎?
 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耶穌直接把祂的愛和恩寵施予我們,醫治我們的創傷。 文諾蒙席(Msgr. Peter Memnaugh)是凌善德夫婦所屬的米遜山(Mission Hills)聖文生堂的主任司鐸, 他邀請了盧思亞神父到愛爾蘭去。 藉著耶穌愛德會神父(Jesu Caritas priests)的默默耕耘,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就從朗福德(Longford)的聖米爾(St. Mel)主教座堂開始,無聲無息地傳遍了愛爾蘭。 涂牧靈主教(Bishop Leopold Tumulok)就是一位耶穌愛德會的會士, 他一直都非常支持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很鼓勵信眾參與。
 盧思亞神父說,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得以在美國順利推行,全賴愛爾蘭神父的推動。 現在美國已有一百多位愛爾蘭神父在他們各自的堂區裡成立了這個敬禮了。
 愛爾蘭人有忠於教會,寧死不屈的傳統。他們有堅固的信德,熱愛聖體,虔敬聖母。 在教難的時期,英國人禁止他們舉行感恩祭,誰抗命,誰就會被殺; 但是他們寧可冒著生命的危險,也要在樹林裡祕密舉行彌撒。 由於他們熱愛聖體,所以信德非常堅固。
 怪不得聖母揀選在愛爾蘭來傳遞一個與聖體最有關係的訊息了。 她完全緘默,一言不發。在末世的時代,在聖母與聖體的時代,她跟祭台上的羔羊一起顯現。 她就是諾克聖母(Our Lady of Knock)。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3月17日 聖博德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客棧的房間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是大聖若瑟瞻禮。聖經的作者對他的事跡著墨不多。 在救恩史上,他除了是個正義而忠信的僕人之外,也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物。

 大聖若瑟使我想起今日教會裡大多數的神父 他們也正義而忠信,完全獻身於天主,竭力為教會服務。 但是,由於他們盡忠職守,默默耕耘,所以不為世人所認識。 由於他們專心從事牧民工作,忙於照顧堂區教友,默默無聞,所以從來沒有人提及他們對天主和對教會的貢獻。 像大聖若瑟一樣,他們都畢生盡忠,為天主的光榮而默默工作。

 多默,以大聖若瑟為模範吧,無論在靈修生活方面,或是在宗徒工作方面,他都十分成熟。 我之所以說他成熟,是因為他常以基督的利益為重;換句話說,他事事都不求己益,事事都先為基督著想。

 大聖若瑟熱愛耶穌和聖母,非常關心他們的需要,絲毫沒有自私自利的心。 理論上,每個神父都該像他那樣;不過,事實上,卻不是人人都一定能夠做得到。

 比如說,我邀請過很多神父考慮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不少人都這樣回答我:不是不想推行,可是實在找不到一個適合做祈禱室的地方。

 難道大聖若瑟沒有到處尋找,直至找到一個讓耶穌誕生的地方麼? 雖然「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2:7),但他仍不斷尋找,直至找到一個地方為止。 那個他找到的地方,就成了第一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不但他和聖母,就連在附近野外露宿的牧人也到那裡來朝拜耶穌呢。

 如果一位神父真的以基督的利益為重,即使沒有其他合適的地方讓信友日以繼夜地朝拜聖體, 他也不會介意讓出自己的臥室來做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的。

 我就認識一位這樣的神父,他曾來過馬尼拉參加莫敬彬神父(Fr. Brian Morgan)的晉鐸典禮, 他名叫鄂漢神父(Fr.Brian Ahern),是西澳大利亞傑拉爾頓(Geraldton)聖哲朗(St.Gerard)天主堂的主任司鐸。 他想在自己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但是到處都找不到一個適合做祈禱小堂的地方。

 鄂神父所作的正如大聖若瑟所作的一樣,他把自己的臥室給了耶穌。 他的臥室有一個獨立的進口,教友出入時毋須經過神父宿舍其他的部份, 不致侵犯神父的私隱,用來做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確是非常合適。 此外,這臥室有暖氣的裝置,冬季天氣寒冷時可以保暖;它細小的空間還可令人在靜默朝拜聖體時,感到跟耶穌非常親近。

 鄂神父讓出了自己的房間,在神父宿舍裡另找一個他方做自己的臥室。 主耶穌曾說過:「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14:2) 由於鄂神父在地上把自己的臥室給了耶穌,讓教友日以繼夜地朝拜祂, 將來在天堂上,耶穌必然會把一個非常美好的住處賞賜給他。

 不用等到將來在天堂上,就是在現在,鄂神父已經得到了百倍的賞報了。 鄂神父的朝拜聖體小堂激發了莫敬彬做神父以及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的願望。 如今,莫敬彬自己已經升了神父,不僅如此,他的聖德和熱愛聖體的表樣,還在六個青年心中燃起了做神父的渴望。 這六人中有五人正在本市馬尼拉坦當梭拉(Tandang Sora)的聖文生修院求學。 有一天他們將會成為聖體傳教會的神父,致力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那五人就是:矛博德(Patrick Barry)、 韓利時(Douglas Harris)、 車文生(Vincent Cherry)、 布樂民(Athol Bloomer)、賀懷德 (Adam Hayward)。

 堪以告慰的是:菲律賓很多神父都在客棧裡為聖體中的主耶穌找到了一個房間。 他們將來也會在天堂上享有一個非常美好的住處。 他們在自己的堂區裡找到了一個地方來做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 使耶穌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得到人們的愛和尊崇,也讓教友隨時都可以前來親近祂。 親愛的多默,我多麼希望你也會像那些神父一樣,效法大聖若瑟的芳表,在客棧裡為聖體中的主耶穌找一個房間啊。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3月19日 大聖若瑟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隱祕的寶藏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晚上,來自澳洲傑拉爾頓的鄂漢神父和我們一起舉行聖週四的黃昏感恩祭。 他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想在馬尼拉體驗一下這裡的聖週禮儀。 當大家共進晚餐時,他告訴我們一件發生在他堂區裡的事,教友方愛蓮(Eileen Forth)就是這件事的主角。 除了方愛蓮之外,勞詩雅(Ann Lucia)和藍南詩(Nancy Laneri)也有過類似的經歷。
 方愛蓮離開了天主教會,加入了基督教的循道宗。 她認為:由於天主教徒對信仰缺乏熱忱,所以天主不在天主教會內。
 不過,方愛蓮始終是個念舊的人,有一天,她特地返回聖堂,為的是向鄂神父道謝, 因為當她還是個天主教徒時,鄂神父對她委實不錯。 可是,當時鄂神父正忙於準備舉行聖週四的黃昏感恩祭,沒有空接見她,她就想:不如留下來等等吧。
 彌撒完了,接著又有聖體遊行。 那時方愛蓮坐在聖堂的後面,當遊行的隊伍來到她面前的時候,鄂神父手持聖體光,向她降福。 就在那一刻,她感到一股愛的洪流,像潮水似的湧過來,它的力量比一切都來得強大,但卻又像微風那樣溫柔。
 然後,她聽見有聲音對她說:「愛蓮,我在我的教會裡,我真的臨在於聖體聖事內。 但人們不認識我,不愛我,拋棄我,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人。 請你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幫我更新我的教會吧。」
 其實這訊息並不新鮮,剛好在十五年前的聖週四,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首個通諭《主的筵席》裡,已說過類似的話了。 他說:「教會和世界都很需要朝拜聖體。」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朝拜聖體為「真正的更新」,並且認為召開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目的」,正是為了推行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教宗保祿六世在《信德的奧蹟》通諭裡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 他之所以在1965年寫了那篇傑作,是因為他有不少牧職上的「關懷」和「憂慮」。 他說:「本次大公會議(即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對聖體的敬禮激發了一個充滿教會的新希望, 這個燦爛的希望不應因已經散播的謬論之惡種而枯萎、而化為烏有。」
 後來事態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 教宗保祿六世確有先見之明,他在《信德的奧蹟》裡所擔心的事後來真的不幸地被言中了。 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對聖體的敬禮已幾乎在教會內絕跡了。
 換句話說,面對著耶穌「你不能醒寤一個時辰嗎?」(谷 14:37)的呼籲,宗徒們又一再睡著了。 單主教(Bishop Sheen)說:耶穌從來沒有如此明確地請求宗徒去做一件事。 但當時的宗徒沒有聽從祂的話,今天也有許多人把祂的請求當作耳邊風。
 親愛的多默,這就是我不想你昏昏入睡的原因了。 保持清醒、警覺吧,別糊裡糊塗了! 要像鄂神父昨天所遇見的那個名叫黑思諾(Norman Haynes)的美國人一樣。 黑思諾對鄂神父說:十多年以來,他一直都在菲律實尋找隱祕的寶藏。 假如他真的找到那些據說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埋藏的金子,他會送給政府,用來償還外債,使菲律賓擺脫貧困。
 黑思諾這番話,使大家都笑了起來。 那時我猛然醒悟到:要脫貧的,豈獨菲律賓一國? 我們的教會在普世各地不是常要面對分裂、士氣不振、教友數目減少、缺乏聖召的難題嗎? 難道我們不是在靈性方面越來越貧窮嗎?
 幸好,我們毋須要像黑思諾那樣,到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聖體就是我們隱祕的寶藏了! 這寶藏現在被埋藏在聖體櫃裡,受人忽視,被人遺忘。 當我們恆久地朝拜聖體,明供這愛的寶藏時,我們就會充皉天主的祝福與恩寵,富足起來了。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3月31日 聖週四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愛的君王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當別人讚美辛海綿樞機的豐功偉蹟時,他總是風趣地用以下這個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故事來回應。
 「耶穌騎在一頭驢子上進城。當然啦,群眾都唱起歌來,而婦女就把頭巾鋪在祂將要走過的路上,奉天主的名去歡迎祂。 那頭驢子想:『人人都向我熱烈鼓掌,人人都讚美我,我真了不起!』 只有牠懵然不知:其實人人所歡迎的,是騎在牠背上的耶穌。」
 聽了這個幽默的故事後,我們都會發笑,因為在我們的經驗中,人性就是如此。 那些不願在自己的堂區裡成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敬禮的人,往往使我想起故事中的驢子,他們一定以為別人所讚美的是他們自己了。
 也許他們並沒有這樣想,但是,難道他們以為耶穌不配受人讚美嗎? 既然耶穌為了救我們而犧牲,以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方式來讚美祂,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 耶穌在聖週五受難日所付出的,是聖週四晚上所建立的聖體聖事的代價。 換言之,耶穌先擺設了盛宴,然後才付賬。 祂之所以在十字架上為愛我們而捨棄自己的身體,是因為祂甘願在我們領聖體的時候,把祂自己的身體和自己所有的愛都賜給我們。 我們所領的聖體,就是耶穌——愛的君王。
 在十字架上,耶穌在仇恨中被舉起來。 恨祂的人不願意耶穌做他們的君王, 「在祂的頭上安放了祂的罪爲牌,寫著說:『這是耶穌,猶太人的君王。』」(瑪 27:37)
 但是,只要我們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耶穌就會在愛中被舉起來。 只要我們欽崇明供在聖體光中的主,我們就會把十字架的恩寵和功勞帶到堂區和世界上。 耶穌說過:「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若 12:32)
 幾時我們來到祂面前,不斷地讚美祂時,就是向世界宣佈:聖體就是耶穌,祂堪受欽崇,是我們愛的君王。
 如果我們恆久地朝拜明供聖體,就是向耶穌獻上祂應得的榮耀,明認祂是我們的君王。 如果我們日日夜夜都不斷地愛慕祂,就是把祂從羞辱的十字架上卸下,移去祂的茨冠,請祂坐在光榮的寶座上。
 每個堂區都以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來進行更新的時候,就是整個教會明認耶穌為王的日子了。 那時祂將要在自己的國內再度為王,使大地的面貌煥然一新。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4月1日 聖週五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天主的慈悲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今天復活節的彌撒由安達德蒙席(Msgr. Moises Andrade)主禮, 他把《復活頌(Exultet)》唱得很出色,講道尤其發人深省。

 安達德蒙席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不但有頭腦,更有一顆謙虛的善心。 他的博士論文所研究的題目是舉揚聖體的歷史,我另一位神父朋友認為他是當今教會最佳的禮儀專家。

 今天晚上安達德蒙席在彌撒中,特地戴上了一條「救主慈悲」的領帶。 原來「天主的慈悲」(「救主慈悲」)和「復活」兩者之間,是有著密切的關係的。 耶穌就親自指定,要在復活期第二主日慶祝救主慈悲瞻禮。

 「天主的慈悲」(「救主慈悲」)是救恩史的頂峰與結局,因著聖體聖事, 它跟慶祝耶穌復活的復活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天主的慈悲將來最終而又最偉大的行動,就是從聖體中彰顯祂復活的光榮。

 現在耶穌隱藏在聖體中,但有一天,祂將會清楚地顯示祂聖體的光榮, 那時,一切國家、一切民族都可以看得見,但這還不是祂的第二次來臨。 如果把衪在末世的第二次來臨比作旭日東昇,那麼,祂將要顯示的聖體的光榮,便是破曉時分的曙光了。

 耶穌聖體的光榮之光,就是祂的愛與慈悲。 傅天娜修女曾在神視中,看見有兩道光從耶穌聖體中射出來。 紅光代表祂的愛,而白光則象徵祂的慈悲。 將來有一天,傅天娜修女在神視中所見到的,全人類都要看見。

 正如掃祿因一道忽然從天上環射到他身上的光而歸化了(宗9:3), 同樣,因著那從聖體中射出來的輝煌的光,整個世界也將會皈依天主。 那個時候就是聖伯多祿所說的那個「上主的偉大和顯赫的日子」,「凡呼號上主名字的人,必然獲救。」(宗 2:21)

 如今在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 Rhode Island)居住的皮雅士主教,本是斐濟(Fiji)的主教。 他退休後,有人請他把傅天娜修女的日記從波蘭文翻譯為英語。 他告訴我:那個最重要的神視,是傅天娜修女在聖體前所看見的。

 每守一個聖時,就有光從聖體內的耶穌聖心射出來,包圍著整個世界。 每守一個聖時,世上每個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會對天主的愛與慈悲所產生的效果,有種新的體驗。

 這正是耶穌向聖女日多達(St. Gertrude)所說的:只消一個聖時,就能使祂的聖心深受感動。 祂爆發出來的感恩之情,足以令世上每個人,都對祂的美善所產生的效果,有新的體會。

 菲律賓皮納吐坡火山(Mt. Pinatubo)在三年前爆發,所產生的效果,如今仍然影響著千萬里以外的世界。 甚至加拿大日落的景色,也因它所噴出的火山灰而變得比以前更為壯麗。 一座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小堂就是一個強大的祈禱集團,能使恩寵像火山般爆發,造福整個人類。 一個聖時的祈禱給全人類所帶來的好處,甚至比皮納吐坡火山給全球所帶來的廣泛禍害來得更多。

 根據一個近期在美國進行的調查,在主日參與彌撒的天主教徒中,只有三成相信耶穌真的在聖體聖事內。 這種情形既然已經在美國發生了,當然也能在本國發生。 我們的教友變得越來越像那個來到耶穌聖墓前的瑪利亞瑪達肋納,他們說: 「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祂放在哪裡了。」(若20:2)

 親愛的多默,我們有責任告訴他們,我們復活的主現在究竟在哪裡。 我們復活的救主就在聖體內,從祂聖心所流出來的愛與慈悲,富有大能,不斷潤澤著那些來到祂面前的人! 我們不但要像伯多祿和若望一樣,親身跑到祂那裡,而且還要把每一個人都帶到祂的面前, 因為我們所守的每一個聖時,都能促使那個大放愛與慈悲之光的日子早日來臨,那時,祂的子民如同祂一樣,都要光榮地復活。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4月3日 復活節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榮冠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我在葡國時,有一天早上,一位慈祥的神父把一頂鑲著兩枚子彈的皇冠給我們看。 原來教宗在1981年5月13日那天曾在聖伯多祿廣場被人開槍襲擊,中了兩槍。 但奇蹟出現,教宗竟然大難不死,後來他便把那兩枚子彈放在法蒂瑪聖母像的皇冠上。 我想,這頂鑲著子彈的皇冠是聖母偉大勝利的象徵,因為她將要把一切都變為好事, 甚至連她的仇敵最凶殘的行動,也要化為飾物,使她的榮冠變得更加輝煌。
 根據友人駱慎思(Ging Roxas)的意見,聖母的榮冠,將是她的聖子耶穌聖體的王權。 你知道啦,駱慎思對那本藍色的書,即《聖母給心愛神子的話》,素有研究,很有心得,常向別人推介。 他說,這本書的內容,跟教會所認可的一切聖母顯現的訊息,是完全一致的。
 聖母無玷聖心取得偉大勝利的日子,將會是她的聖子耶穌聖體為王統治世界的時候。 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越蓬勃,耶穌聖體的王國便會越早來臨, 從而導致新紀元的出現,使大地成為另一個新而更美好的樂園。
 這就是天主之所以容許教宗在5月13日被槍擊的原因了。 那天是聖體之母瞻禮,而教宗就是基督的代表。 他在聖體之母瞻禮那天遇刺一事,清清楚楚地反映出: 對聖體持續不斷的攻擊,是多麼恐怖,多麼邪惡!
 教宗被槍擊,舉世都大為震驚,還有什麼事比這事更可怖呢? 不錯,教宗慘被歹徒明目張膽地槍擊的一幕固然可怖,但還不算是最壞的事。 教宗所忠信事奉的主耶穌聖體,平日也不斷在暗中受到攻擊, 這些看不見的攻擊,才比發生在大庭廣眾前的槍擊更可怕呢。 面對這種攻擊,我們有沒有受到感召覺得要挺身而出呢?
 不少人否認耶穌真實臨在於聖體中,以明供聖體為笑柄,還對恆久朝拜聖體敬禮,大肆抨擊; 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看看《默示錄》吧,你便知道代表聖母的「女人」與代表撒殫的「大龍」是如何勢不兩立, 而撒殫那條「大龍」所攻擊的,就是代表耶穌聖體的「羔羊」。 原來《默示錄》內所描述的戰爭,就在此時此刻默默地進行著。
 誰是那些要「同羔羊交戰」的「君王」呢?他們就是那些同聖體交戰的教會高層人士。 然而,「羔羊卻要戰勝他們,因為他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他在一起蒙召、被選和忠信的人,也必要獲勝。」(默 17:14)
 死於戰爭的人,多不勝數,友人孔德成(Nate Cortese)的兄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生。 光是在這個世紀,就有多少勇士為了愛國而陣亡? 有多少國家為了得到和平與自由而參戰? 不過,事實擺在眼前,雖然打了那麼多場仗,和平與自由的目標,始終遙不可及。 其實,有那場仗是真正值得打的呢?
 只有一場仗是值得打的,那就是支持聖體的戰爭了。 限倫納(Larry Villone)說得好: 「支持今天在聖體內的基督,就是支持昔日懸在苦架上的基督!」
 親愛的多默,我們今天所需要的,就是一支由像你這樣的神父所組成的軍隊, 這支軍隊要甘願為基督聖體而作戰,要公開地支持祂。
 我平生最欽佩的人有兩位,就是宿霧的限德樞機(Cardinal Vidal)和我們馬尼拉的辛海棉樞機, 他們兩人都公開支持在聖體內的基督。 限德樞機說,如果我們只做平常的事,那麼我們只能期望得到天主平常的祝福。 但是,由於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為了期望從天主手中獲得今天所急需而又特殊的恩寵和祝福, 我們必須甘願做點特殊的事,那就是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了。 現在,限德樞機正致力在他所管轄的每個堂區內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至於辛樞機,在他的領導下,馬尼拉成了全世界最恭敬聖體的教區,共有恆久朝拜明供聖體小堂超過一百座, 我身為馬尼拉總教區的副主教,對此感到非常欣慰。 辛樞機是位最忠於聖體的神職人員,真是值得讚揚。
 願你從法蒂瑪太陽的奇蹟得到鼓舞,因為它預告了聖體內的耶穌將要為王統治世界。 1917年10月13日,在場就有七萬人曾親眼目睹。
 那天起初雨勢很大,到處都是泥濘。 雨象徵淚水,代表為人類自相殘殺而流的大量淚水,而泥濘則指今天我們到處所見的腐敗情況。 其後,雨停了,泥濘的水也乾了,太陽開始旋轉,向四面八方射出各種顏色的光線,使一切都變得燦爛奪目。 當時太陽發出的奇光,就是將來聖體要顯示出來的光榮的預象。
 在1917年,有七萬人目擊了太陽的奇蹟,但是將來全世界人人都要看見以下的景象: 「隨後,我看見了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與先前的地已不見了…… 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 祂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 (默 21:1-4)
 那時,聖體中的耶穌要說:「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 21:5)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5月13日 聖體之母節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清白無罪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日多達修女(Sister Gertrude)由夏威夷到這裡來造訪的時候,你沒有機會見到她,真可惜。 雖然她已年逾古稀,但精力依然充沛。 她曾告訴了我一個在她修院內發生的,多年來都沒有向外透露過的祕密。
 當時她還年輕,修院內有位年長的修女快要死了。 全體修女按照當時的習俗,都聚集在病榻旁,為臨終者祈禱。 那位臉上滿佈皺紋,又老又醜的修女已經氣若游絲了, 突然,她張開眼睛,把雙臂向前伸,大聲喊道:「噢,我所摯愛的。」
 然後,她坐起來,充滿愛意地凝望著聖體。 (由於她身體太衰弱,不能到小堂去,所以長上特准她在自己的房間內朝拜聖體。) 接著所發生的事,是直到日多達修女跟我分享時,都沒有向外人洩露過的。 那位臉上滿佈皺紋的醜修女,竟然在那個時候,變成了一個年輕的姑娘,容光煥發,美若天仙, 其他的修女凝視著她的面容,都進入了神魂超拔的狀態。
 大約過了一兩分鐘之後,那位改變了容貌的修女再臥在床上,重現她的老態,然後死了。 神魂超拔的狀態結束了之後,其他的修女才驚愕地發現: 那件不尋常的事最多只持續了兩三分鐘罷了,但她們神魂超拔的時間,卻竟然超過了十三小時!
 日多達修女跟達彌盎神父一樣,都是屬於聖心會(Sacred Heart’s Community)的。
 今天,世上有很多人都知道,由於達彌盎神父獻身服事麻瘋病人,所以教宗要把他列入真福品; 但卻沒有人知道,達彌盎神父十分恭敬聖體,他之所以能獻身為麻瘋病人服務,原來是因為聖體賜給了他力量。
 達彌盎神父志願到夏威夷的莫洛凱(Molokai)島為麻瘋病人服務。 當時由於麻瘋病易於傳染,又是不治之症,所以那裡的病人都慘遭家人、朋友遺棄。 達彌盎神父在那裡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有朋友給他寫信,問他怎能長期和麻瘋病人日夕相處。 他答道:「如果每天沒有機會在聖體前守聖時的話,要我留在這裡一天也不可能。」
 當達彌盎神父抵達的時候,麻瘋病人都不察覺他來了, 因為他們過的是醉生夢死的生活,經常爛醉如泥,每天晚上一起狂歡,沉緬於肉慾的享受。 他們要這樣麻醉自己,才能稍為忘卻麻瘋病所帶來的悲慘命運: 皮肉腐爛變質,生時被人遺忘,死時毫無慰藉。
 達彌盎神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座小堂,把每個麻瘋病人都帶進去, 於是以下這段福音所記載的事蹟,就不斷地重演了: 「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祂說:『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 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吧!』 癩病立時脫離了他,他就潔淨了。」(谷 1:40-42)
 耶穌伸開祂的手,撫摸每一個人,使每個人在祂的愛中變得完好無缺,在祂的血中變得清白無罪。 失而復得的清白無罪,在天主的眼中,比從未喪失過的清白無罪更為寶貴。
 噢,那裡的麻瘋病人,雖然皮肉依舊腐爛,但他們不再介意了。 他們的靈魂,已被耶穌清白無罪的寶血所淨化;他們不再需要喝酒,因為已陶醉於耶穌的愛中; 他們也不再需要性行為,因為耶穌已和他們親密無間,心心相印了。
 聖方濟曾親吻過一個麻瘋病人,他仰賴天主的恩寵,也曾治癒了一個麻瘋病人。 由於那個麻瘋病人痛苦不堪,脾氣很壞,誰想照顧他,他就侮辱誰。 聖方濟被他侮辱後,走到聖體面前祈禱。 其後,他回來,對那個麻瘋病人說:「你想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那個麻瘋病人說:「我想你把我整個身體都擦洗乾淨,因為我渾身發臭,連自己也受不了。」
 聖方濟毫不猶豫地叫人把浸泡著香草的熱水拿來。 他一為那個病人洗澡,病人腐爛的肉便回復原狀,不藥而愈了。
 聖方濟之所以被稱為「天主的傻子」,是因為他為了愛天主而作了很多別人眼中的傻事, 但聖體中的耶穌為了愛我們而作的傻事,比聖方濟還要傻得多呢,因為祂洗滌我們的靈魂時,用的不是水,而是祂的寶血。 在祂的寶血裡,我們的靈魂變得純潔無瑕、清白無罪,不再因罪過和自私而腐爛不堪了。
 我們每次守聖時的時候,祂都伸手撫摸我們。 我們越腐爛,祂就越憐憫我們;我們覺得自己越污穢,祂就越想潔淨我們。
 達彌盎神父在小堂裡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麻瘋病人在朝拜聖體時所說的禱文,有的真是絕妙的靈修佳作,達彌盎神父把它們寫下來,寄給他在比利時和荷蘭的友人。 那些禱文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們的單純。
 有個麻瘋病人用了整整一個聖時,向耶穌描述他最愛的一切,例如波濤的聲響、汪洋的碧藍、長空的夕照……
 只有一個人志願做達彌盎神父的助手,他就是來自佛蒙特州史托城(Stowe)的戴同(Dutton)。 勞仕仁(Greg Lucia)在史托城參觀特拉普家庭旅館(the Maria Von Trapp lodge)的時候, 曾把一本叫做《信賴之德(Virtue of Trust)》的書交給戴同的兄弟。 戴同沒有宗教信仰,不知道天主是否存在,他只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去了解達彌盎神父的為人。
 有一天,戴同想跟達彌盎神父談話,但到處都找不著他。 最後戴同走進小聖堂裡,當時達彌盎神父正在那裡守聖時,神情專注,動也不動。 戴同見了,便確信耶穌真的在聖體內,因為假如耶穌不是真的在聖體內, 一個像達彌盎神父那樣忙碌,那樣有獻身精神的人,又怎會每天都花一個小時來陪伴祂呢? 結果,戴同成了一位天主教徒,將來,他還有可能被列入真福品呢。 柏德炳神父(Bill Petrie)是達彌盎神父的現代版, 他在姊妹柏德愛、柏德貞(Ann and Jan Petrie)的協助之下,正做著達彌盎神父當年所做的工作。
 日多達修女已返回夏威夷了。 我為什麼要把她所說的事告訴你呢? 理由只有一個,因為發生在那位老修女身上的事,在每次守聖時的時候,也會發生在我們的心靈上。 巴不得我們可以看得見自己心靈上的轉變! 當耶穌深深地愛著我們而做出常人眼中的傻事,用祂的寶血淨化我們的時候, 我們就在基督永恆的青春中成為新人,變得清白無罪,純潔無瑕了。
 正如在成聖血的時候,成了基督寶血的酒把酒中的那滴水淨化,使它變得純潔; 同樣,我們每次來到聖體中的耶穌面前時,祂也以祂的愛觸動我們,以祂恩寵的力量改造我們,使我們變得清白無罪,純潔無瑕。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5月15日 達彌盎神父列入真福品的日子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愛情的聖事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兩年前,我從歐洲朝聖回來,當時飛機上正播映著一套電影,它叫什麼名字,我已忘記了,我也沒有把它看完便睡著了; 不過,其中的一幕,卻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羅拔迪尼路(Robert Di Nero)剛坐滿了十年牢,出獄後返回故里, 遇見一個已經成為高級餐廳東主的舊同學,便向他打聽他妹妹的近況。 在獄中,羅拔迪尼路常會想起那同學的妹妹,想到她遲早都會另結新歡,把他忘得一乾二淨時,就不禁黯然神傷, 因為昔日他倆經常出雙入對,一起跳舞,大家都喜愛一首名叫《愛瑪佩拉(Ammapola)》的歌曲。
 不過現在往事只能回味,兩人分離已久,而他又曾鋃鐺入獄,聲名狼藉, 不但毫無地位可言,而且一貧如洗,完全配她不起,復合是無望的了。 如今她一定對他毫無好感,而且還可能已經嫁給別人為妻了。
 豈料那個同學告訴羅拔迪尼路,妹妹還沒有結婚,而且當時也正在餐廳裡,並馬上指給他看。 她長得比以前更成熟了,在羅拔迪尼路所見過的女子中,沒有人比她更美麗動人的了。
 當羅拔迪尼路和她相聚時,她的哥哥向樂隊打了一下手勢,樂隊就奏起《愛瑪佩拉》那首他們所特愛的老歌來; 兩人隨即按著節拍,翩翩起舞了。
 羅拔迪尼路自卑心重,心裡既緊張又害怕,終於鼓起勇氣問她: 「請你告訴我,當我不在時,你可曾有一次想起過我嗎?」
 她答道:「當你不在時,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著你啊。」
 原來她一直在等,對他的思念,不但未嘗稍減,而且與日俱增。 多默,為什麼在今天基督聖體節(或基督聖體聖血節),我要向你提及那套電影的情節呢? 因為教宗談到聖體中的耶穌時,是這樣說的:「在衪這個愛情的聖事內,耶穌伸開雙臂等著你。」(《主的筵席》書函)
 換言之,耶穌在聖體內等著你。假如祂不關心你,祂便不會長留聖體中了。 一首老歌的歌詞寫得真好:「假如我不關心你……言語會不足以表達嗎? ……假如我不關心你……我會有這種感情嗎? ……這不是愛嗎? ……因為假如我不關心你……還會一樣嗎? ……在每一篇禱文的開端和結尾,我會只呼喚你的名字嗎? ……你確實 要知道,這是無與倫比的愛……這一切都是真的,因為我深深地愛著你……」
 教會之所以定今天為基督聖體節,是因為想提醒大家:聖體中的耶穌是多麼愛我們。 在第十三世紀時,祂向聖女茱麗雅(St. Juliana) 顯現,給她看見一個有黑點的月亮。 祂這樣解釋:月亮代表教會的禮儀年曆,黑點則代表一個當時沒有,但祂想制定的瞻禮。
 耶穌說,隨著時光流逝,教友對祂在聖體中的真實臨在,會越來越不相信。 祂在福音中就提出過一條這樣的問題:「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因此,實在有必要去制定一個特別的節日,好讓人人都知道,祂真的臨在於聖體聖事內。 聖女茱麗雅說,聖週四那天已經是聖體的紀念日了。 耶穌答道:聖週四那天也慶祝神品聖事的建立,祂想有一個專門尊崇祂在聖體中的真實臨在的瞻禮。 那就是基督聖體節的來歷了。
 1980年8月,有一個猛烈的颶風吹襲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個名叫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的城市。 美國人所說的颶風,就是我們這裡的颱風,颶風起源於加勒比海兩個小島之間的海域, 其中一個小島叫聖文森特(St. Vincent),另一個叫聖盧西亞(St. Lucia)。
 颶風過後不久,教宗任命高善導主教(Bishop Rene Gracida)為科珀斯克里斯蒂教區的首長, 後來,這位非常勇敢的主教在一本名叫《無玷聖母 (Immaculata)》的雜誌上發表了以下的一番話:
 「數年前我到羅馬述職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對我說,世上只有一個教區叫做「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 即「基督聖體」【註1】,能做這個教區的主教,你一定是個幸運兒了。 我答道,我真的覺得很榮幸啊。我不但當時對教宗這樣說,之後也常常對別人這樣說。」
 高善導主教是美國首位邀請聖體傳教會到自己的教區工作的主教, 因此,在他的教區內,許多堂區現在都成立了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了。
 高主教怎會想到邀請聖體傳教會來工作的呢?這件事原來是這樣的: 首先,馮輝強夫婦(Kirk and Katie Pfeffer)寫了一封信,給在科珀斯克里斯蒂教區, 為「拯救行動(Operation Rescue)」【註2】這個組織工作的莫思禮(Rex Moses), 向他推介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隨後,莫思禮把那封信給高主教看,於是,高主教便邀請盧思亞神父和聖體傳教會到他的教區去工作了。
 此後,又有四位主教分別邀請聖體傳教會的會士,從德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 先到路易斯安那州,再到亞拉巴馬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工作。
 後來,在貝詩婷(Mary Ann Becksted)、方天配(Pat Forton)等熱心過人的教友的大力推動下, 聖體傳教會的會士又被邀請到其他地方去。 由喬治亞州到密芝根州的教區,現在都有他們的足跡了。
 當我想到「颶風」這個詞語的時候,便會聯想起加納婚宴來。 “HURRICANE(颶風)”跟“HURRY(儘快做某事)”和“CANA(加納)”這兩個詞的寫法,不是很相似的嗎? 藉著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我們要使天主跟祂的子民成婚的日子儘快來臨。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6月5日 基督聖體節
【註1】Corpus Christi是拉丁文,意即「基督聖體」。
【註2】「拯救行動」是一個反墮胎的組織。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溫良慈善的心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去年的耶穌聖心瞻禮,郭美德(Meldy Cojuango)和沈黛絲(Marietta Santos)這兩個朋友, 帶我到馬卡迪(Makati)的老馬尼拉餐廳(Old Manila Restaurant)去吃午飯。 大家正在談天時,有幾個樂師,拉著小提琴,彈著結他及曼陀林,在每張桌子前唱歌。
 他們來到我們的桌子時,正唱著一首動聽的老歌,叫做《記得在什麼時候(Remember When)》。 那首歌,我至少有三十年沒聽過了。旋律固然優美,但歌詞更加感人,耶穌的聖心彷彿就藉著那些歌詞來向我們說話。
 聖經說,在大地的基礎尚未奠定時,天主已愛了我們。那首歌的歌詞所表達的,就是這一點:
 「記得在什麼時候……我初次看見你嗎?……
 我記不起有什麼時候……我不愛你。」
 大家都知道,當你很愛一個人的時候,自然就很想跟那個人在一起。 做母親的,會急不及待地抱起她剛生下來的嬰兒;做父親的,會享受子女繞膝的樂趣; 好友見面,會珍惜彼此相聚的時光;熱戀中的男女,別離時更是依依不捨,難解難分。
 耶穌說:「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為什麼祂要同我們天天在一起呢?聽聽祂的聖心給我們的訊息,你便會明白原因是什麼了: 「我愛你,我永遠愛你,因此我給你保留了我的仁慈;我要再修建你,而你必再建立起來。」(耶 31:3-4)
 有一次,我帶著一批朝聖者來到法國的帕賴勒莫尼亞(Paray Le Monial),看見在牆上刻有以下的訊息: 「如果你信賴我的愛,如果你真的信賴我的愛,你便會看見我愛的奇蹟。 我將會在每個人的心靈裡為王統治,而我將會大獲全勝,因為我將會藉著我在聖體內全能的愛,為王統治。」
 以上就是耶穌吩咐聖女瑪加利大告訴世人的話。 這段話中的關鍵字眼是「全能」。她看見祂的聖心火光熊熊,像有一百萬個太陽在那裡燃燒。 祂在聖體內的聖心,滿腔愛火,熱愛著每一個人。
 因此,耶穌託聖女瑪加利大向教會提出祂的要求: 在禮儀年曆裡,在基督聖體節(基督聖體聖血節)後的八天之內,要制定一個特別的瞻禮來恭敬祂的聖心。 祂想藉此讓大家清清楚楚地知道,原來恭敬祂的聖心,就是恭敬祂的聖體;而聖體就是今天活在我們中間的耶穌聖心!
 「我渴望,非常渴望在聖體內得到人的愛。」 這是祂藉聖女瑪加利大向我們發出的呼籲。這個呼籲,今天比當年更加緊急了。 祂想我們知道,聖體不是物品,而是祂,耶穌自己。 祂說,在聖體內,我們會找到世間最有愛心的父親、最好的朋友、最溫良慈善的心。
 聖若翰‧維雅納親眼看見,凡是前來朝拜聖體的人,耶穌都捧著他們的臉,溫柔地親吻他們,以表達祂心中的謝意。 「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歐 11:4)
 聖體中的耶穌聖心,溫良慈善,最讚賞我們對祂的愛。 福音記載,有一個患血漏病的婦人摸了耶穌的衣服繸頭,耶穌便說:「誰摸了我?」 祂想知道誰摸了祂,因為祂覺得有能力從祂身上出去了。(路 8:45-46)
 每次我們守聖時的時候,都不斷有能力從耶穌身上出去。 每一個聖時都會觸動祂的聖心,把祂具有醫治大能的愛傾注在世上,直到另一個、新的五旬節來臨的時候為止。
 那將會焚毀世界的「火」,將會是天主的愛火。 祂聖心的火將會焚毀這個世界的冷酷與仇恨,並會建立祂神性的愛的王國。(伯後 3:10)
 多默,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將會導致這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出現。 天主愛人,所以祂創造了世界; 但只有當人愛聖體內的天主時,祂才會「按照祂的應許」,在我們等候新天新地之處(伯後 3:13),重新創造這個世界。
 在老馬尼拉餐廳吃過午飯後,我來到一個貧窮的家庭,探望一個病重垂危的祖母。 我在那裡舉行了彌撒聖祭後,剩下一個聖體,大家就決定朝拜聖體一個小時,以恭敬耶穌聖心。
 在那個聖時裡,隔壁有人奏樂,由於那天天氣很熱,窗戶都開著, 所以大家都聽得一清二楚,原來那就是《記得在什麼時候》那首歌的旋律。 自從那次之後,我再沒有再聽過這首歌了。
 不過,每次去朝拜聖體的時候,你都可以聽見這首歌,因為祂恆常的臨在本身,就是一首情歌,不住地向我們流露祂的心聲: 「我記不起有什麼時候我不愛你。」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6月10日 耶穌聖心瞻禮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

舞蹈的太陽

J.M.J.
親愛的多默神父:
 這封信是這麼重要,所以我打算寫得儘量簡潔。為了「增加」它的影響力,我願意「減少」字數。【註1】
 聖若翰洗者怎樣對待了耶穌,我們就該怎樣對待聖體內的基督。
 聖若翰洗者說:「你們中間站著一位,是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卻當不起解他的鞋帶……但為使他顯示於以色列, 為此我來……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看,天主的羔羊!」(若 1:26-36)
 在彌撒中舉揚聖體之後,我們會唸成聖體後的歡呼詞。 這歡呼詞的內容,該是我們牧職的目標和重心:我們要使聖體內的耶穌為世人所認識,因為很多人還沒有認識祂。
 最近,一位名叫矛博德(Patrick Barry)的年輕朋友對我說: 「看看福音,你便會知道,昔日的信徒常會把別人直接帶到耶穌面前。 今天我們也該做同樣的事,就是把別人直接帶到聖體內的耶穌面前,好讓祂在今天,為每個人,重行昔日載於福音內的一切奇妙事蹟。」
 正如聖若翰洗者指著天主的羔羊耶穌,同樣,整個教會也該指著基督聖體。 我們應該像若翰一樣「衰微」,好讓祂「興盛」,建立祂的王權。
 這就是為什麼聖母在6月24日,即慶祝聖若翰洗者誕辰那天,首次在默主歌耶(Medjugorje)顯現的緣故了。 如同若翰一樣,聖母也指著聖體中的聖子耶穌,她也想我們做同樣的事,因為她曾特別要求我們舉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
 親愛的多默,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看見太陽在天空舞蹈,為什麼太陽看起來像聖體【註2】的原因了。 太陽之所以指著聖子【註3】,是因為天主所創造的萬物,無不招手召喚我們來到聖體中的耶穌面前。 太陽之所以指著聖子,也是因為祂的光榮快要來臨了。 祂在聖體內的光榮即將突現在你的眼前,那時,你就會明白祂為什麼會這樣說了: 「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 20:29)
你在耶穌聖體之愛內的兄弟 賴明禮蒙席
1994年6月24日 聖若翰洗者誕辰
【註1】聖若翰洗者說過:「他(耶穌)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若 3:30)在英語裡,「增加」和「興盛」都是“increase”;「減少」和「衰微」都是“decrease”。
【註2】這是很多人在默主歌耶所見到的現象。
【註3】「太陽 (the sun)」和「聖子 (the Son)」在英語裡是同音詞。

返回聖體­—給多默神父的信—目錄